筛选条件: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数度造访上海图书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图东馆”)。在这座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我们遇到了许多在这里度过冬天的人。有时候三楼的阅读区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求职场,青年人在 ...
源链接新闻坊微信公众号消息,春节前夕 你是不是像很多人一样 无心工作、无心学习... 就想等着过节? 不过"卷"的人依然不少! 上海的图书馆里还是坐满了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还待在这里? 最近小坊的同事 就记录下了一段特别的故事... 在这里, 有的人坚持学习充电, 有的人把这里当作公司之外的 另一个办公空间…… ...
源链接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每天早上卡着上班的时间点出门,背着公文包或者双肩包带着电脑,一如往常开着车或者挤上地铁,只不过目的地并不是上班的公司,而是不会给他们付工资的图书馆。 他们或遭遇降薪裁员,或主动“裸辞”。 为了瞒住家人,他们躲进图书馆“伪装”上班,一如既往,早出晚归,“图书馆就是我们的家园和避风港”。 在图书馆里,他们有的选择看书,消解 ...
源链接最近,#没有工作,每天按时出门假装去上班#词条登上小红书热榜,相关博文下,都是“世另我”“原来不只有我一个人这样”的评论。 每天早上八九点,假装上班的年轻人,准时到达图书馆、咖啡厅、公园,甚至商场的按摩椅休息区“上班”,下午五六点准时“下班”。 经历同样的早晚高峰,同样一坐就是一整天,他们和打工人的最大区别,只在于“无工可打”“无 ...
源链接加钱解锁在公司“加班通宵”的体验。 2019 年 8 月13 日,上海。在共享联合办公空间 WeWork 里埋头工作的人们。(图/视觉中国) 近年来,失业的年轻人为了鞭策自己或躲避家人的白眼,每天到图书馆或共享自习室假装上班的新闻已经不稀奇了,但如今看来,这些场所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一些人似乎摸到了这个风口,开起了一批“假装上班公司”。 现代都市人为何如此热衷于制造 ...
源链接网友投稿 在小红书上,你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前,为了考公考研考编考证的学生每天清晨排队的盛况 有网友感叹“除了考试,我们还有什么出路?” --- ...
源链接华西临床医学院 事件汇总 因高强度工作,无法请假,等原因,今晚约300名川医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游行示威。 学生们游行的口号是:同工同酬,拒绝双标!自愿返乡,不要威胁! 视频中,学生们由图书馆向华西医院进发。 https://t.co/1OG1SOB7Ux ...
源链接如果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肯德基、图书馆、公园长椅、自习室,甚至一辆停在路边的车里,冒出了许许多多穿戴整齐、拎着电脑的人。只不过,屏幕里取代工作文档的,是游戏、美剧、正在修改的简历,或者什么也没有,他们只是 ...
源链接馆自身的发展能够分得出一些阶段吗? 王德志: 博物馆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个是以博物馆为主体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比如说我们有新工人影院、新工人剧场、新工人图书馆,还有我们的同心互惠公益商店等等,我们把这些功能都统称在博物馆的名义之下,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公共空间,利用博物馆我们开展了很多服务工友的活动。其次,从抽象的意义来讲,它是属于工人的一个文化 ...
源链接2009年以来的农民工文化艺术节、调查报告、自2012年以来的农民工春节联欢晚会、与工人经历相关的各种本地项目,以及为农民工提供的服务,如工会的地方分支、二手商店、农民工子女学校、图书馆、电影展等。 邱林川和王洪喆强调,工友之家支持的项目具有一种集体参与的伦理,旨在 代表“跨越职业、性别、年龄、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的多个工人阶级的声音”,从而促进“更新 ...
源链接组织人员抢救已经来不及了”。 朱媛的公司租的是西南物流的仓储。“我们库房还属于高台库,比地面高出一米多。有六千多平米,共四层,现在直接泡掉了最下面一层。”其中有准备发往图书馆的书,都泡了。她说,由于公司做的是出版社这两年的新书,不是特价书,所以价格昂贵,虽然目前具体损失还算不出来,但截至记者发稿,朱媛计算的实洋(指码洋*折扣,是批发商或零售商 ...
源链接上标注的“传达室”是付秋云原本的家,她也面临找房难题。付秋云一家四口,大孩子四岁,院子空地也是她的活动空间。刚来皮村时,付秋云在博物馆工作,现在主要负责同心图书馆。她五月初才知道拆除消息,开始找房,到仪式这天还没找到。 付秋云说,她是附近这几天看房最多的人。如今在皮村,一家人住,月租金1000到1200元难有采光,1300元才有基本采光,既有 ...
源链接更多在城里上班的白领。每当夜幕降临,皮村街上依然很热闹,像个繁华的小县城。2022年由于疫情反复,文学小组的活动一般改在线上进行,线下讲座也逐渐搬到打工子弟小学改成的同心图书馆,每周都有不同的志愿者给喜好文学的工友们举办文化艺术讲座。2022年下半年,皮村文学小组先后出版了《劳动者的星辰》和范雨素的科幻小说《久别重逢》,文学小组再次引起一些关注 ...
源链接部队看过的一部电影《风暴》,讲述了一名律师仗义执言、不畏强权为底层群众打官司的故事。他决定去做一个法律工作者。 回家不久,周立太就出去跑江湖,到附近的砖瓦厂打工。这期间他办理了县图书馆的借书证,还去新华书店买了很多法律相关的书,开始了自学法律。 1986年,第一次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开始。据统计,当年全国共有2.9万人报名参加考试,最终有1134人成绩合格,取得律师资格,周立太是 ...
源链接18年前,初中毕业的我第一次到晋江打工。那时的我不曾想到,18年后,我还会来到同样的地方,做着差不多的工作。想起进的第一个工厂,那么多伙伴和故事,我却拿沉默面对他们。我把青春献给了图书馆。我几乎没变,还是那个极度自卑、内向的人。我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假如你想让我用文字替你记录下你的前半生或者你的感悟,或者仅仅想聊聊,都没问题…… 过了一会儿,三个工友点赞,29次 ...
源链接他睡过的地方,我拿过来翻了翻,几乎还是全新的。我表哥也不再想着当包工头了,干活也没那么卖力了。 夏天,“水电段”的工程完工之后,我们又被调去盖河南理工大学(当时还叫焦作工学院)图书馆。这处工地的工头姓王,是我们隔壁村子的。在帮G老板带工之前,他也包些小工程,手下也有一群建筑工人,全是我们那里的,绝大部分跟他都是亲戚,有叫他叔叔的,有叫他舅舅的,有叫 ...
源链接应聘的岗位是医药收银员,就提前去了胖东来的药店,在商场一楼的角落。比起大排长队的超市,她发现药店收银员的工作节奏相对慢一点,人流量也没那么多。 面试的等候区在一个类似于图书馆的地方,有一排排的书籍和桌椅,也是胖东来的员工休息区。“配色看上去比较温馨的感觉”,小鱼回忆,等待面试的地方有一排软椅沙发,最前方放着一块大屏幕,在播放创始人于东来 ...
源链接人员赶来之前,他可以偷偷看几页。有个女同事问他,看什么书?他说《羊脂球》,对方哈哈大笑。他后来才知道,原来当时有本小黄书叫《羊之球》。 那时候他经常走路去晋江图书馆,距离工厂五公里。当时厂里两班倒,下了夜班,他买上两个包子,边走边啃。在晋江图书馆借完书,走回厂里,倒头就睡。再醒来时,只要手能摸到书,就觉得安稳。有亲戚警告他,外出 ...
源链接的好机会。 第二个“新办公室”是操场。秋天的校园依旧郁郁葱葱,葡萄架下的木椅,是放松、观察学生体育课的好位置。孩子们的奔跑、笑声,自带疗愈力。 第三个“新办公室”是图书馆。下午没课时,我便去看教育相关书籍,补齐专业短板。 换了“办公室”之后,我看学生的视角变了:不再是俯视,不是管理,而是观察和共情。他们像校园的植物,各自生长,却在地下悄悄连成根系 ...
源链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照片由张赛提供 从2003年到2006年,张赛三年没离开这家卫生巾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晋江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坐落在菲律宾华侨陈永栽以其父母名义捐建的“陈延奎图书楼”里,距离张赛工作的工厂5.1公里,但张赛时不时就往那儿跑,经常去看书。当时没有暂住证会 ...
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