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建筑工人主力军已超过50岁 城市建设会后继乏人吗?
来源网站:new.qq.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建筑工人, 建筑工, 建筑产业工人, 建筑行业, 宁波, 鄞州区, 建筑, 工种
涉及行业:建筑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浙江省
相关议题:技术变革与自动化, 中高龄劳动者, 职业培训
- 建筑工人的工资虽然高,但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
- 建筑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出暖心留人举措、建立工人培训体系等,以吸引年轻人进入建筑行业。
- 智能建造是新兴科技产业与建筑业的变革性融合,将成为重中之重。
- 要缓解建筑行业面临的困境,需要帮助建筑工人实现“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蜕变,给予工人相应的保障政策。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太意外了,找了好几个工地都没有找到‘小候鸟’,很多建筑工人已经是‘爷爷辈’了……”今年暑假期间,宁波一家企业本打算开展一项关爱建筑工地“小候鸟”的活动,企业负责人在几经找寻无果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宁波市城乡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关键时期,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从2020年的75%提升至2025年的85%。这个过程中,建筑工人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鄞州区是宁波的建筑强区,现有建筑企业400余家,其中市建筑龙头企业占到全市的30%以上。2022年上半年,鄞州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60余亿元,其中,省内建筑业产值近240亿元,总产值和省内产值总量均为全省第一;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21个,总建筑面积190余万平方米,总量为全市第一。
根据鄞州区住建局统计数据,鄞州区在建工地有建筑工人27434人,平均年龄44.6岁。其中——
位于江北区的宁波建筑服务产业园,是宁波首个省级建筑工人产业培训基地。目前,该产业园共有36家劳务企业入驻,其建筑工人流向全国各地。
宁波中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行政副总徐挺告诉记者:“根据我们公司目前在建的项目规模,日上工量为1600人,其中50-60岁的工人占比超过60%。”
按照工种技术含量的高低,大致可分为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泥工、装饰装修工、杂工等工种。其中——
挖掘机工人,自带车辆出工,1小时平均工资为200元,按一天工作8小时算,收入为1500-1600元/天。
记者在宁波中心大厦项目建设工地,见到了35岁的混凝土工张峰——这是记者所采访的众多建筑工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但尽管如此,他已经在建筑行业工作了7年多。初中毕业的张峰,目前月收入有八九千元。
采访中,多家建筑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工期连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月薪上万是建筑工人的正常收入水平。
采访中,鄞州区建筑龙头企业之一、中科盛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施斌感叹道:“近年来,建筑企业用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建筑工人上门找活,现在是我们想方设法让工人留下来。”
宁波中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行政副总徐挺也表示:“在传统房建、市政工程领域,招工难、甚至用工荒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及“是否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当建筑工人时”,多数建筑工人表示,在工地上干活实在太辛苦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这一行,更希望他们能好好读书,将来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中科盛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施斌分析说:“建筑行业虽然月收入过万,但实在是太苦了,劳动强度大,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另外一方面,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的差距逐年缩小,在收入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工作。”
为了让工人留下来,在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各家建设企业都在变着花样推出暖心留人举措。例如春节期间包车接送工人,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有些企业还派专车接工人家属到工地过年、发放过年福利等;一些企业在改善工人食宿条件的基础上,推出多样的文化活动、健康体检等……
但在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工程总监,宁波大学土木工程、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管小军看来,要缓解当前建筑行业面临一线工人年龄偏大、人员逐年减少等困境,关键是要帮助建筑工人实现“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蜕变,给予工人相应的保障政策。
管小军分析说,现在很多年纪大的建筑工人,比如木工,他们从年轻时就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开始学习这项技能,而现在的年轻人无任何建筑方面的技能,建筑行业对他们来说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建筑工人虽然工资高,但是属于高危职业,同时也面临工作场地、工程期限等不确定因素,以及工资报酬不稳定等因素,这是年轻一代务工人员比较担心的问题,所以他们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做建筑工人,因为外卖员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劳务报酬支付比较及时。
为此,管小军指出,要吸引年轻人走向建筑行业,首先要做好对无任何技能的建筑从业者的技能培训。“建议推行建筑人才队伍进阶式培养,与职业院校挂钩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完善加强建筑产业工人待遇提升、发展畅通、评价激励制度,帮助产业工人实现‘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蜕变。”管小军说。
与此同时,智能建造正应运而生。“这是新兴科技产业与建筑业的变革性融合,智能化工地管理以及新时代工人的培养,将成为重中之重。”管小军说,“未来的工业化建筑工地,不再是劳动密集型,而是拥有大量机械设备和极少拥有高技能的建筑产业工人。”
另外,针对当前年轻人普遍认为的建筑工人职业不体面、职业无上升空间等认知,管小军建议政府部门探索技能人才岗位津贴标准,试行职工职业星级等级认定,与建筑工人的工资、入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政策挂钩,多途径营造“高技高价,优质优先”的良好氛围。
鄞州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应对建筑行业的“招工难”和建筑工人年龄偏大的问题,该区建筑企业已采取一系列行动——
有的建已经拥有了较成熟的工人培养体系和培训基地,来培养自己的技术工人,应对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我市住建部门也通过数字化改革,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和信息化管理,积极搭建建筑行业平台,推动知识性、技能型、创新性建筑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帮助建筑企业朝着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
鄞州区住建局上述负责人表示,要促进建筑行业的提质增效,缓解建筑产业工人日益紧缺、老龄化等难题,归根结底还需从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培训机制、增强行业吸引力及拓展引进途径等方面来解决。
一方面是抓好产业升级。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有着工期可控、受环境影响小、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能缩短1/4左右的施工时间,还能减少约30%的现场用工数量。
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工业化建造”“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下,根据行业市场需求聚焦于关键工种与新增工种(如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的技能要求及技术操作规范,完善建筑业职业标准,并强化技能培训内容,形成“特殊工种—关键工种—一般工种—普工”分类施教的培训体系;扩展建筑产业工人的引进途径,推动中大型建筑企业参与定向招生计划制定、专业课程方案编制、实训教学等环节,增加实训课程比例,增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定向培养和输出专业性技术人员。
此外,强化保障制度也非常关键。应推动建筑企业制定与技能等级挂钩的薪酬发放制度,增强企业和工人的粘性,降低建筑产业工人流动性,进一步完善建筑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制度,增强建筑业的整体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