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一线摸查,告诉你滞留者为何留在街头

发布日期: 2022-11-21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越秀山边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志愿者, 广州, 街友, 海珠区, 政府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
地点: 广东省

相关议题:人口移动/流动

  • 广州海珠区滞留者是一群特殊的劳工群体,大多数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只能在街头寻找安身之所。
  • 滞留者的需求主要是衣物、食物、住宿等方面的物资,其中一些人因为没有钱买票或不愿意承担集中隔离费用而无法回家。
  • 滞留者留在街头的原因包括手机身份证被偷、家乡不接收、隔离费用过高等,也有一些人希望等待复工复产。
  • 政府的安置点宝岗体育场并未真正利用起来,也有些人因为对政策、信息不了解或者对安置点有误解而不愿意前往。
  • 志愿者和一些商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滞留者的需求仍然很大,需要更多的社会资金和物资支持。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每一个声音 • 都需要被听见

整理、撰文:边哥

部分图片由市民提供

滞留者,志愿者口中的“街友”,广州市海珠区本轮疫情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本来不是这个城市的流浪汉。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在解除隔离后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只能在街头寻找安身之所。

一周前,一位从事公益的朋友将边哥拉进了一个名为“一起撑广州”的群。群公告如是介绍:

本群是几位热心公益的街坊发起的群。主要用来传递友爱积极的行动,分享广州的防疫信息和相关互助/求助信息。

以下关于滞留者情况,来自该群的志愿者摸查、统计、转述;

以下对滞留者情况的描述,并非海珠区街头滞留者全貌,仅限于志愿者能摸查统计到的情况。

滞留地点:广州大桥底公共空间

主要需求:降温后衣物补给。

据称,海珠区民政局救助队可将他们送至庇护站,但这些“街友”大部分不愿意去安置点或隔离点。

这里总共有20多人,中老年人居多。有晚上过夜的骑手,有4位年纪稍等的阿姨,还有一位需要吃药的男性孤寡老人。

广州大桥底滞留者一开始就受到舆论更多关注。也许是这个原因,从11月14日晚开始,广州大桥底的物资供应就已经很充足了;11月18日政府也派发了物资包;11月19日早上的情况是已有充分支援的志愿者,物资也较充足。志愿者建议把物资转给其他更有需要的地方。

滞留地点:逸景路YY桌球俱乐部

主要需求:食物。

志愿者去摸查的时候,这个滞留点有150人左右,属于人数比较集中的一个点。主要原因是有台球室可以作为安置睡觉的地方。

志愿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台球室老板董元兵和鹭江村委各出一部分钱提供盒饭给“街友”们。

这里的情况比较严峻,100多个人每天的硬性开支就要6000元以上,目前是台球室老板跟村委及政府各承担一部分,急需社会资金、物资的帮助。

政府每天都有安排车子过来接去广州南站,据了解,有十几个人可以走但没钱买票。

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媒体对台球室老板董元兵安置上百滞留者的报道出来后,反响还是很大,在各方努力下,已经陆续有约50位人员成功坐上回家的列车。

图源:南方周末(资料图)

滞留地点:康乐牌坊附近

主要需求:食物及其他各类物资。

这个滞留点原来有16位“街友”,有2名被送去集中隔离点,有一位自行离开,志愿者去摸查的时候,只剩下13位。

各个滞留点的人数都是随时变动的。

滞留地点:广州大道南788号敦和路隧道(广一电商园)

主要需求:住宿,如果附近店面正常开放,食物方面的问题不大。

滞留点一共有25、6人,有一名女性。这里的“街友”大都希望政府能帮忙解决住宿问题,或者可以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也有部分希望政府能安排他们去南站。

没人给他们做核酸,他们也不知道在哪里做,他们自己也不太想去找地方做。

滞留地点:海珠区叠景路63号逸景翠园附近

主要需求:希望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滞留点人数多,超过100人。整体情况还行,中青年居多,不太缺物资,可以叫外卖。与这里的滞留人员接触,发现他们似乎对政策、资源等相关信息不是很了解。

相近的叠景中路30号店铺熊记虾王旁的滞留点,有一位怀孕6个月左右的孕妇,11月6日从方舱解隔,她希望能返乡,但目前健康码是黄码。

滞留地点:鹭江牌坊和中大南门对面康乐村口

这个滞留点主要集中了转运疏漏人员以及不愿接受现有安置点的人员。摸查志愿者没有统计具体人数。11月14日晚,志愿者已送去一大批被子毛毯等过夜物资。大部分是绿码,可能会上大巴回湖北。

滞留地点:轻纺城停车场

这个滞留点严格来说应该叫“临时安置点”。20日晚上,政府统一派车把在逸景路台球室大部分滞留人员转到轻纺城停车场,目前已经满员,不能容纳新的滞留群体。

据志愿者介绍,滞留者信息变动比较快,所以各个滞留点的人数并不是确定的。最新的消息是,据称海珠区政府安排了一个临时安置点,会把大部分滞留者都安排过去。

尽管经历了“将解隔人员临时安置在海珠区中小学校”的争议,政府还是将宝岗体育场安排为安置点。

那么,滞留者为何不去宝岗体育场?

财新网的报道中提及宝岗体育场不是给解隔人员使用,而是给援建方舱的工友所用。

图源:南方PLUS(资料图)

图源:南方PLUS(资料图)

而且据称宝岗体育场安置点因环境不好,并未真正利用起来,方舱工作也被安置到其他地方了。

而据志愿者介绍,隔离完回不去康鹭社区的居民,按照转运的要求,原定是计划安置到宝岗体育场的,现在也每天都有专车会到康鹭那边做转运,但这些居民需要接受统一的转运安排才能进驻宝岗体育场,自行前往是不接收的。

除了不了解政策、信息,对政府安排的安置点有害怕、误解之外,滞留人员向志愿者讲述了留在街头的原因。

有滞留者称,手机身份证在露宿的时候都被偷了,走不了;没有钱买票,想走走不了;希望等这边解封,想拿回自己的东西再走,身份证、钱财、衣物都在出租屋。

也有在不愿意走,等着复工复产;“如果这次走了,家里小孩就没钱读书了”。

老家不接收、歧视,也是他们不回去的重要原因。

家里有老人孩子,村里的人也害怕他带病毒回来,不愿意接收他们返乡。

很多人被拉去酒店隔离时很急忙,像那位回乡的小胖哥,他在跟我语音时也说到,现在他们老家湖北那边天寒地冻……不是广州这样子。回去如果还要再拉去另外的地方隔离,实在难受。

政府的政策是可以回老家,但村支书叫他们不要回去。

老家地方政府不接收,有的老家本身是疫情管控状态,例如重庆不接收。据说湖北目前大部分地区愿意接收,但建议不经过广州,直接从隔离酒店当地返回。

回去的集中隔离费用,不想承担,一天三百块钱,有的隔离七天,有的隔离十天,有的隔离结束后还要居家7天,不想耗费时间和金钱。

在广州大桥南侧桥底的“街友”的遭遇,也挺戏剧性:

“11月11日早上,变红码,写着居家隔离,结果我找村里,下渡路因为我红码不让我进,让我找居委,居委让我们找村委,村委要我们找指挥部,去指挥部之后找派出所,一路找了一天,没有着落。于是在桥底睡了四个晚上。想回村里,但是进去不了,变成绿码了也不能进去,申请了也不能。下渡路封起来了。公司也没有提供住宿。”

据“街友”称,多地社区居委要求居民不得接待亲友探访或居住。

健康码、核酸是一大问题。

从方舱出来,需要等7天后黄码转绿码,没地方可以去;

鹭江康乐一片也有需要做核酸的,但是附近找不到核酸点;

因为阳转阴,所以是黄码,没有酒店收黄码人员,要过7天才能转绿码;

没人给他们做核酸,他们也不知道在哪里做。

有消息说,出海珠区会被赋红码三天,害怕离开海珠之后到广州南站突然红码继续隔离,或者回去突然变红被拉去隔离。

也有因家庭、个人原因的。

不少滞留人员不希望家人知道自己露宿街头,所以没有告知家里,更没有咨询返乡政策。

跟家里的关系已经比较恶劣,家里也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志愿者说,有的滞留者是十几岁出来,多年没有回家或者跟家庭关系已经很差甚至没有家了,所以很难劝说。

广州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