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了应届生的「就业稻草」?

发布日期: 2023-08-24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人物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就业, 制造业, 车间, 公司, 毕业, 应届生
涉及行业:机械/设备生产, 电子/仪器/计算机, 制造业
涉及职业:青年学生/职校/实习生
地点:

相关议题:

  • 制造业成为应届生的就业选择之一,但对年轻人来说,进入制造业需要面对是否能在该行业站稳脚跟的问题。
  • 制造业的就业需求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智能制造行业成为应届生的首选之一。
  • 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不仅局限于一线城市,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就业比例也在增加。
  • 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进入制造业可能是他们最后的选择,但也是他们抓住的「稻草」。
  • 制造业的就业市场变动较大,过去热门的行业如互联网、房地产建筑和教育培训的就业机会减少,制造业成为新的人才迁徙区。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在低气压的就业现实里,制造业维持着它的流动。尽管它不是突然多出来的行业,但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就像多出来的选择。大学毕业后该不该「进厂」?能否在制造业浪潮里站稳脚跟?这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

文|邬宇琛

编辑|楚明

图|视觉中国

齿轮发生转动

到处都是车。

电动车、平衡车,各种奇怪车头的平衡车,还有车模型,被堆放在办公楼的各个角落。今年7月,21岁的李彩尔第一次踏进了这家电车制造公司的写字楼。她摇晃着脑袋四处张望这里的景象。「如果在其他公司,见到最多的(办公物件)可能是电脑,但在这里,是车。」

办公室坐落在一个园区,员工们开着自家公司生产的电车在里面「乱蹿」。李彩尔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新奇,觉得整个园区就像是个「汽车游乐园」。

「制造业原来是这样的吗?」这是这个00后入职第一天的疑问。

2个月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李彩尔迎来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在这家制造类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在此之前,她从未给自己铺设任何道路通向这里,只是被一股大浪推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文科生也进了制造业。王灿学的是德语专业,大三还去德国交换了一个学期。回国后,她考研失败,选择就业,在几家offer里选择了上海一家新能源制造企业,成为海外部门的项目经理。

企业总部在上海黄浦区,一个气派的写字楼里一整层都被公司包下。王灿就此开始和从来没接触过的电池打交道。入职第一天开始,她把这段工作经历写成周记在社交平台上更新,标题是「文科生在制造业的摸爬滚打之旅」。

在就业环境发生变动的近几年,应届生的就业天平似乎正在倾向新的重心。《牛客2023春季校园招聘白皮书》显示,2023届春招学生中,首选智能制造行业的本科生占比18%,硕士生达到26.1%。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就业蓝皮书》也提到,近五年,更多毕业生涌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而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2021届本科生在制造业就业的比例排名第二,占到18.7%。

江西萍乡,一个五线城市,陕西某一本高校毕业的江妍婷拿了毕业证后就千里迢迢赶往这里,入职一家制造类国企。下了高铁,单位的班车已经在站外等待新鲜血液涌入。上了大巴,江妍婷和其他十几个应届生被送往市郊的工厂。她打听了一下,好几个新员工都是毕业于一本院校。

她透过车窗往外看,路两旁的高楼少得可怜。「这不是南方吗?」她心想。就在几个月前,江妍婷还在为就业抓心挠肺。几个月后,她就这样被送进了制造业。她那时就已觉得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齿轮是随变化的就业市场转动的。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制造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3.8%,2020-2022年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

2023年春季校招,比亚迪招纳了惊人的3.18万人,硕士和博士生占比61.3%。在2023届的应届生口中,比亚迪成为「点击即送」的代名词。「找不到工作就投比亚迪兜底。」李彩尔说。

在低气压的就业现实里,制造业维持着它的流动。尽管它不是突然多出来的行业,但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就像多出来的选择。大学毕业后该不该「进厂」?能否在制造业浪潮里站稳脚跟?这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

2023年7月,河南洛阳举办制造业民营企业专场夜市招聘活动

抓住稻草先上岸吗?

李彩尔至今还能记起那个笑容。

去年秋招,她已经杀进一家梦寐以求的互联网公司第四轮面试。主管让她描述一下过往经历,她开始把自己大学生涯中的实习经历、社团经历全盘托出,「组织了10场大型会议,和参会的老师同学们进行沟通,参加了一些比赛项目......」

她越说越没底气。直到说完后,主管露出了不经意的笑容,像是在表达「都不值得一提」,她才突然意识到:我原来真的没什么闪光点,不足以在这样规模的竞争里胜出。

在真正面对就业市场之前,李彩尔并没有想到计算机专业出来找工作会如此困难。她曾经以为,进入互联网公司、毕业就月入过万是计算机学生的标配。大三那年,她得到了无锡一家软件公司的项目管理实习机会。一天200元的薪资,在实习单位中已经算高,再加上租房补助500元、电脑补助100元,就连中午在公司饭堂吃饭也只要3元,「神仙工作砸到我头上了」。

在软件公司实习6个月,李彩尔觉得自己在心态和工作能力上都已经做好就业的准备。她兴致勃勃地准备秋招,「想要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扔进互联网公司」。但整个秋招下来,李彩尔却迎来0offer。滑铁卢之后,朋友建议她一起试试国考。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备考,没有在这场只选拔几人的考试中胜出。

对李彩尔来说,那是一个残酷的秋天。未来在哪?她还看不清楚。

直到去年11月,她第一次收到了一份offer,来自江苏南通一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企业坐落在一个镇区的一家工业园区,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顶格,还开了8000多元的薪水。但镇区远离市区,需要40分钟车程。她到贴吧上「卧底」,找了几个厂里的员工打听办公环境。照片发来,李彩尔心都「凉了」:破旧的车间,工人们穿着工服埋头干活。她很纠结,一边是当时唯一的offer,另一边是不符合她期待的工作环境。「从未接触过工厂,难不成真的要成为蓝领了?」

2022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近30%,维持着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但对年轻人来说,制造业似乎多年来没有成为很多人的就业首选。

3年前,人社部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明确点出制造业岗位的旺盛需求,在彼时新进排行的25个职业中,有15个与制造业相关,占比60%,而短缺程度加大的34个职业中,有16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47.1%。

外界也在将制造业塑造成简单的符号,比如,蓝领、车间、流水线、厂仔和厂妹,让希望找份好工作的大学生望而生疑。

推动他们作出选择的是潮起潮落的规律。就在6年前,求职需求最大的三个行业是互联网、房地产建筑和教育培训。如今这些行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释放岗位,也褪去了许多吸引力。如今,制造业势头正起,再次成为新的人才迁徙区。应届生们像敏锐的候鸟一样不断涌入热腾腾的、能够被接纳的地方。

陕西一本高校毕业的江妍婷,也随着潮水上涨的方向涌入制造业。她大学读的是行政管理——一个因为就业率低下而面临裁撤风险的专业。进大学不久后,她对先读研后考公的路径设定已经非常清晰。她努力保研,但因为比赛、社团活动等综合评测分数低,最终还是回到考研的道路上。去年冬天,她发烧参加了考试,最终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她选择考公,同样失败。

她只能硬着头皮扎进今年的春招海洋里,不管什么行业,只要有看上去能做的岗位就投。一家成人教育培训公司发来offer,主要做电话销售。她拒绝了,不想无休止地打电话,也不想背负业绩压力。就在她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一家在江西萍乡的新能源制造国企发来了offer,岗位是文员。

那时,她分析这家制造类企业有自己的产品线,也意味有坚实的生产能力,至少在这几年可以维持稳定的发展。同时,国企、新能源,这些字眼也让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感到满意,「签三年合同可以保护自己」。她决定接过这份offer,因为她的选择已经不多。今年7月,她从陕西来到江西,转车到了萍乡。「终于有工作了。」她想。

制造业像是一根恰好出现的救命稻草,挽救了这些困在就业市场的年轻人。

王灿能抓住的也是来自两家制造企业投来的橄榄枝,一家是日企制造商,另一家是新能源民企制造商。她从前对制造业毫无了解,也从没设想过小语种专业毕业后会踏入其中。两家企业开出的工资都让这名文科生垂涎,前者起薪九千,后者则过万。价高者为王,她还是选择了后者。

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工科硕士张琳,在去年秋天投了100多份简历,最后得到了3家offer,恰巧都来自制造业——其中就包括比亚迪。她最后选择去深圳一家手机制造厂商,一毕业就拿到了30万元薪资年包。

纠偏

「怀疑。」是李彩尔入职电车制造公司的第一感受。

她还记得自己在入职培训时听培训讲师介绍,「我们公司是一家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制造企业」。在软件公司实习过的李彩尔有些不屑,她站起来发问:「你们是怎么理解互联网精神的呢?互联网精神是怎么在制造业体现的呢?」

这位讲师不紧不慢地解释,因为这家公司和一家互联网公司曾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运营模式上都受到互联网公司的影响。李彩尔并不买账,「制造业公司就应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制造业的,不要假装『特立独行』,玩一下概念」。

显然,年轻人虽然涌入制造业,但仍然需要被这个行业说服。入职后不久,她就被带到车间参观。那是她第一次「进厂」,站在干净的地面上,可以从头望到尾。一辆车在生产线头部还是散乱的零件,到了尾部就变成了一辆完整的电动车。「震撼。」她站在产线旁这么想。计算机专业的她觉得这种冲击可能来源于产品的「实感」。对她来说,代码是靠逻辑和想象建构的,会对过程感到困惑,但眼睛似乎不会欺骗人,在生产线上,一辆车的诞生过程,每一步都直观可见。

车间之旅颠覆了她的想象,「原来工厂不脏不乱,而且还井然有序」。她工作区域在园区的一栋写字楼,生产车间只隔1公里。她骑着自家公司生产的小电车,可以快速抵达。

同是项目经理的王灿也有这样的体验。作为一名文科生,她穿着无尘服第一次到达车间参观的时候,为整个工厂的规模震惊。工厂接近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有几层楼,每一层楼都有好几个生产线。在生产线的头部,是符合传统制造业印象的一个巨型搅拌罐,后端则是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装配环节。整个工厂的环境同样干净整洁。

工厂给年轻人带来了新印象,而写字楼里的工作让人感受着一种熟悉的氛围。在「有互联网精神」的电车制造企业,下午茶是必备的。每天下午,这家公司都会放出牛奶、面包、水果等供员工免费领取。除此之外,公司每年也会有2次团建。

王灿入职时第一眼瞥见的除了无限供应的咖啡,还有同事们桌上摆放的超大显示屏。在互联网大厂削减福利开支的这两年,制造业的待遇则在迎头赶上。在手机制造厂商,张琳在深圳的办公总部上班,由于是测试岗位,她至今仍未下过车间。工作没满一年,她在公司过着和普通白领相似的生活。

入职后不久,李彩尔再次问了领导那个问题:「互联网精神到底是什么?」领导告诉她,互联网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的极致化追求,智能产品才是企业的关键。公司鼓励员工在产品上玩出花样,其中一辆电车就是靠员工拆了后重装玩出来的。

「这个东西非常酷。」李彩尔就这样逐渐认可了自家的公司。

工厂生产线上的汽车

磨合,或被消磨

同样是新能源制造企业,江妍婷的公司坐落在五线城市的郊区,从这里去市区要花费40分钟。打开外卖软件,甚至看不到能配送过来的商家。

江妍婷起初没有那么不安。入职前半个月是培训期,她就像走过场一样安稳度过。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制造业」,是自己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普工们浩浩荡荡地从远方涌入饭堂大门,坐在江妍婷的附近。她用余光打量着这些工人们。普工们身上沾着化工产线上留下的痕迹和污渍,但他们却若无其事地吃着饭。在工人中间,这位一本毕业的学生调整了自己的坐姿,埋下头继续吃饭。

在半个月培训期结束后,江妍婷被转到车间里轮岗。她始终没有见到过办公室。幻想中的新能源的高科技、现代化工厂也没有出现,她发现车间还是以人力劳动为主。进入车间要接触化学用品,江妍婷把口罩按得很紧,生怕呼吸进什么不好的物质。工人们早就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口罩闷,索性摘了口罩作业。

身为文员的她和工人们穿着一样颜色的蓝色工服上班、轮班。她想,「我是女孩子啊,我也想穿好看的衣服上班」。为了保证生产线源源不断地轮转下去,轮班甚至不止3个班次,而是不定时的轮班。有时候她被要求凌晨3点起来工作,直到第二天下午1点钟。她生物钟调不过来,夜里失眠,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

在车间里,她和工人们一起绕着产线走,带她的师傅看她是大学生,没有特别指望她帮忙。她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拿着扫把打扫卫生要求很高的车间。她不知疲倦地移动步伐,一天下来,微信步数可以达到20000步。有时候,她也会心想,「我大学毕业为什么会来干这份工作?」

制造业兼容了传统和新兴的工作形态。对于新涌进来的年轻人而言,想要稳住这份工作,就必须重塑对工作的认知。入职后不久,公司的同事就告诉王灿,「要做好重新读一个大学的准备」。

文科生王灿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开会。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她必须要了解项目和产品的具体内容,从而参与项目的把关甚至决策。在新能源制造公司,当然就是需要知道一块电池如何生产,如何发电。在会议上,外国客户会滔滔不绝地讲述产品相关的内容,全是用英文,这对王灿来说更加困难。她通常都会把语音转录的文字保存,会议之后去查询一个个单词的词义。直到今年年初,王灿才真正逐渐上手了这份工作。

同是项目经理的李彩尔也要从头学起。过去她对机械完全无感,是一个「讨厌动手的人」,但现在她下了车间一定要找工程师问问,「这个零件是做什么的?」「这个原理是什么?」她还试着组装一辆车。

即便身处同样的行业,工作环境也各不相同。对江妍婷而言,制造业的面目似乎更加粗粝。公司包住宿,六个人住在一间廉租房里。但廉租房远离车间,骑电动车上班大概10分钟。路上没灯,江妍婷听说这里出了好几起车祸,她有点担心。一个周末,江妍婷好不容易想出趟门休息,走到厂区外打听,一个大爷告诉她,这附近没有公交车。她落寞地站在大路上,很想回到北方。

潮落潮起

「对我来说,它确实是救命稻草,但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江妍婷说。

江妍婷正在考虑是否离职。在没见到办公室之前,她拿着4000多元的试用期工资,做着每天工作11小时的工作,享受不到快乐,也没觉得学到东西。但如果离职怎么办呢?她又要陷入不确定的迷茫里了。她想好了,下个月必须做决定。「这份工作就像别人啃掉的骨头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离开,她就回家全职备考,继续考研考公。

有人走,有人留。应届生李彩尔至今工作2个月,觉得自己还远没有接触到行业的全部面貌。就在不久前,她被调到一个新岗位。过去,她负责一个项目的前端,比如生产、设计,现在她要负责项目的后端,比如仓储和交付。公司是弹性工作制,规则上要求早上9点上班,但实际上可以灵活调整。她不确定自己会不会面临新的困难,开始感到压力倍增。

尽管如此,两个月的工作经历也足以让她对制造业改观。她感受到了这份工作要比自己想象的有魅力。她还发现,制造业似乎包容所有的人,普工可以是大专起步,研发也可以是35岁以上,越老越吃香,而职能部门的人可以来自各个层次的学校。

一个三本的同事比李彩尔大一岁,有一天,她突然问李彩尔,「你211毕业来这不会觉得吃亏吗?」

李彩尔当时有点回避这个问题,绕着弯子就把问题躲过去了。但后来她发现,这个同事很有能量,「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毕业那年,她把所有的大厂、小厂都投了一遍,根本不给自己设限,最后和李彩尔坐在一起。两个人遇到技术研发上的问题都不懂时,这名负责采购的同事就会主动去请教研发的同事。

在制造业,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给李彩尔带来从来没感受过的能量。一个研发的同事整天待在操作间,直到晚上8点多才离开。李彩尔发现他对组装车「非常偏执」,能把一辆车装到百分之七八十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但他一定会让车呈现出百分之百的完美状态。「不同的零件可以组装出不同的车,可能通过不同的组装方式研究出一个新品。」这名研发同事至今已经「攒」了两辆车了。

应届生进入制造业意味着什么?2022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2.2%,增速与上年持平。它是一个落脚点,也是产业更迭的一部分。没有人会小视制造业推动未来的作用,但如何融入新的潮流也是新晋就业者要面对的问题。

「如果好好学东西,还是能在行业里接触很多跨时代的技术。它是实实在在的新天地。如果应届生带着偏见进来,觉得被坑了,那就不好了。」初入制造业的李彩尔说。「归根结底,它和别的行业的工作没什么不同。」

对于已经工作一年的王灿来说,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她每天的工作是开会、沟通,每个月至少还会陪客户下一次车间。有时候接到客户一个电话,就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她往返于江苏和上海,在车间和写字楼间穿梭。她感知到公司业务正在迅速扩大。她打听到,今年校招,公司已经招了400个人,明年可能要招800个。

外部环境跌宕起伏,她有些侥幸自己站在了可能没那么摇晃的船只上。

(应受访者要求,李彩尔、江妍婷、王灿、张琳皆为化名)

《人物》「时间的力量」系列图书

点击图片购买↓↓↓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