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代表自述:2010 年南海本田罢工

发布日期: 2023-09-24
来源网站:workerstudyroom.wordpress.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
关键词:老员工, 本田, 同事, 南海, 变速箱, 车间
涉及行业:制造业, 机械/设备生产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工人运动/行动

  • 本田罢工是中国南海地区的一次重要工人抗议行动,持续了13年。
  • 罢工的发起者最初并未预料到行动会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但随着资方损失的扩大和罢工对社会的影响,资方和官方不得不做出让步。
  • 罢工过程中,工人的组织经验和反抗意识不断积累变化,从个人抱怨到集体诉求,从单个车间到全厂的串联,从被动罢工到有策略的互相配合行动。
  • 年轻工人的勇敢和冲劲部分弥补了行动经验的不足,但在面对官方和资方时,他们仍然显得稚嫩,难以进一步发展。
  • 本田罢工的发生对中国产业工人的行动特点和精神面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当前的情况提供了一些思考。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编者前言

南海本田罢工已经发生了13年,这篇访谈也已经过去了七八年。遥望大洋彼岸这段时间正在发生的汽车行业大罢工,回顾这个历史事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时中国产业工人的行动特点、精神面貌,并对当下的情况做一些思考。

本篇自述除描绘事件本身的轮廓,相对于其他材料,更为细致地讲述了南海本田工人在整个行动中思想情绪的变化,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到当时劳资官几方对阵的关键细节,还原当时被捧上天的“工会直选”“集体谈判”的真实样貌。

当时罢工的发起者们,最初大概并未想到自己的行动会产生如此广阔的影响。随着资方损失的扩大和罢工对社会影响的展现,一向强硬傲慢的资方不得不做出让步,官方连哄带吓之后也被迫做出改良姿态,这些都可以帮助工人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力量。

从散乱的个人抱怨到更为清晰统一的集体诉求,从单个车间发动到全厂不断扩大的串联,从多数人的被动罢工到更有策略地互相配合行动,从服从粗暴管理到向资方提出挑战,工人的组织经验和反抗意识,在与资方、官方的对战中迅速积累变化。而这也是统治者最为忌惮的情况,他们软硬兼施,努力将工人拉回日常生活的轨道。

年轻工人的勇敢和冲劲部分弥补了行动经验的不足。但在深谋远虑的官方和更为团结的资方面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在很多方面仍显稚嫩,难以再进一步。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帮助关心工人阶级命运前途的朋友产生更多思考。

注1: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2:因个人记忆差别,访谈对象讲述的某些时间、细节可能与其他信息来源略有不同,但不影响整体理解。

访谈者序

2014年的8月,我去参加某连锁超市员工维权经验的分享会,第一次结识了南海本田的员工代表小娟。当时,我带着孩子一进会场, 一个长发女孩就过来打招呼、逗小孩。我问了句:“你是?”她大方地自我介绍:“我叫小娟,以前是本田的工人”。我当时有一些震惊和惊喜,她就是本田当时的工人代表,一个“历史性人物”!

当年本田罢工时,我们一些朋友曾热烈关注过,当然我们了解到的情况都是网上的二手消息。罢工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罢工是否就是两个即将离职的“英雄”挑起的,罢工如何组织起来,而资方又如何应对?所谓的“黄帽子工会打工人”是怎么回事,罢工工人为什么提出要改组工会?太多太多的问题,我们找不到答案。如今,当时的工人代表就这么鲜活地站在我的面前,读者可以想象我的欣喜。

互相熟悉了以后,我建议她写一个“自传”,把当时的经历和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她说:“我有写啊!”然后就翻出了一篇两万字左右的文章。我一口气读完了。写得很生动,也有很多过去不了解的信息。但是,也忽略了很多方面,比方说罢工开始后,她和同伴们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过哪些情绪、思考,文章里都呈现得不多。再比方说,她自己在斗争过程中的角色,也写得很少,只对罢工后期当了工人代表以后的活动,有一些阐述。因此我提出,我们一起讨论个提纲,由她自己来补充。

不过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没能行得通。小娟是这样一种人,只要决定做一件事,她就会努力去做,心无旁骛地做。她从一家机构离职后,开始找工作,每天在网上投简历,面试,没找到工作之前, 完全处于焦虑的状态,不能去想找工作之外的事情。后来找到工作了,又成天忙于上班。后来,她又打算辞职回老家发展,我以为她这回有时间写了,不过,好不容易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她又开始认真享受生活,每天都在吃饭、散步、逛街,或者去附近的景区逛逛。她这样的人,就是认真于当下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她是广东人,和她老公是中专同学,也是同乡。她老公中专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家电企业工作了三年,后来进过一家汽车饰品公司。他公公以前做过矿工,后来又学了理发手艺,开过理发店。她公婆五年前到内陆某地开了一家火锅店,据说前几年生意很好,吃饭还要排队。有些国家单位公款消费,每个月能在他们的店里挂账一万多。这两年,公款吃喝收敛多了,对当地的餐饮业打击很大。他们的火锅店,也就冬天生意好点,能赚一些钱,夏天基本就是保本。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其他很多工人类似,依靠多年辛苦劳作的累积,在内地县城买了房,甚至还在商业区买了一个门面。

本田罢工结束后,她从工厂辞职,被一所大学的专科录取,当时还想着或许就此改变命运。后来进入一家机构工作,但也谈不上“改变命运”:工作繁重,工资低,依然没法在城市安家,又缺乏足够的精神支撑。所以当她的男友提议回老家发展,跟他爸妈一起开店的时候,她似乎没有太多的犹豫。

她属于近几十年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群体中,很普遍的一种类型:他们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他们会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件工作,不去想昨天,也不去想明天,更不会去想那些“不现实”的事情。

由于以上多种原因,我最后决定还是直接访谈她,把她的“自传”里写得不够详细,甚至没有提及的部分,挖掘、整理出来。将后来访谈的部分整合到她自己写的自述里,力求反映 2010 年本田罢工的真实情景,和工人的真实状态。

自述*引子

2010 年富士康发生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工人问题的关注,随后发生的南海本田事件,引领了盛极一时的罢工潮。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工厂打工的年轻人,他们选择反抗现实的方式却完全不一样呢?在南海本田事件中,工人们是怎么想的?如何行动的?本文以回忆录的方式将整个事件还原,也讲讲事件对我的影响。

一、初入本田,充满希望

我爸一直都生活在很苦的环境里面,从家里只有几个碗,住篱笆房,到我们三姐妹出生,把我们慢慢抚养长大。他以前没有钱, 也坚持把我们送去读完初中,但之后我为家里考虑过,我知道我不会再升学了,要念就只能念职校,念了职校就注定之后进工厂。

2008 年 6 月 1 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刚进入中专第三年的我和几个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南海本田。几个月前,南海本田在我们学校(中专)进行了严格筛选的招工。进本田并不容易,首先要由班主任推荐,我们班三十多人(我是班长),只推荐了四人,我是其中的一个。之后,又进行了一些测试,我都顺利地通过了。

这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在这之前,我曾利用周末在肯德基实习,也有挺好的晋升机会,但是由于没有出过远门,对外面的社会非常好奇,所以想到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至于到南海本田后将从事的是什么工作,自己并不怎么清楚。关于流水线,也不了解。我只知道想到外面走走。一路上都非常有精神,以前一坐车就吐的我,在这一路破天荒地没有晕车。车子到佛山宾馆就停了,我们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汇合后,一起被送上了南海本田的大巴。

刚进入南海本田,被人事部的人带到事务栋。白色的厂房映入眼帘,第一个感觉就是非常干净、整洁。反而看看自己和同学们大包小包的行李,有点格格不入。放置好行李,培训人员把我们带到培训室,给我们发放工作服,拍工卡的相片。发完工作服,负责人问大家,为什么本田的工服是白色的,大家都不清楚。负责人说:白色代表干净、整洁,脏了可以直观地看出来,所表达的含义是:有问题能发现、能面对问题,最重要是面对、解决,是5S管理的一个体现,也是本田哲学在实践中的体现。

这样一个铺垫下,我们开始学习本田哲学,为期三天。学完之后,大家对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充满了敬意,开始聊的话题也是他如何创业如何经营。大家对本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就到厂里的“黄埔军校”军训,同样也是三天。第一天教官对我们都特别严格,不断的强调团队精神。艰难的第一天过去之后,教官们安排的更多是团队活动,让大家有竞争。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除了团队游戏, 还准备好了菜啊锅啊之类的,让大家自己生火,煮饭菜吃。虽然状况很多,大多数人的饭都没有煮熟,但是大家吃得都非常地开心, 因为这个过程又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大家的感情。晚上和其他营一起开联欢会,大家唱啊,跳的,拉队歌,晚上大家都特别开心。最后一天要走了,教官把我们带到一堵大概四米的墙下面,说“黄埔军校”军训的学员都必须爬过这个墙才算毕业。爬的过程中不能利用任何辅助工具,只能靠大家的团结。刚开始大家都非常泄气,说怎么爬呢?那么高?说给两个钟也爬不上去。教官也没有给任何提示, 大家商量后就准备用搭人梯的方式来过关,非常的紧张,也非常害怕,摔下来不是闹着玩的。女生都是被男生拖上去的。结果只用了半个钟,将近 50 人全部都爬上去了。整个过程中,教官一直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工作,讲得非常生动,到厂里的车来接了,大家和教官拥抱,眼睛都红了。这段经历给大家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后的两周就开始进行制度、质量管理体系、品质管理初级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如今我对本田哲学还是印象深刻。“没有理念的行动是凶器,没有行动的理念无价值。”对本田的创始人充满了敬意,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世界 500 强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非常喜欢本田经营理念,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企业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所以我打电话给爸爸说,这里一切都很好啊。当时实习只有 825 元,是有点少,但是我也没有抱怨。因为学习了本田哲学,我觉得这个企业一定不会亏待我们,相信会越来越好。

培训之后我们被分配到变速箱组装科。变速箱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它把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轴、车轮,汽车才能开起来。我的岗位是流水线上的部品配送。工作内容是将一些比较小的零件,配在零件托盘上,然后放到流水线,给下面岗位的人进行安装。这对女生来说是比较累的工作。

注:南海本田的管理层级:员工—机动人员—代行—替补—班长— 系长—科长—总经理;科长以上是日本人。

二、矛盾逐渐积累

工作枯燥,管理凶恶

刚开始觉得非常的新鲜,但过了不久,就对每天8小时不断重复的工作步骤觉得乏味,也没有了当初的满足感。一起来的同事,聚在一起开始抱怨,这样子的工作和机器人差不多,工资也不高,这样的日子越来越没有意思。

管理三把火,女生要短发

2008 年,我们的车间领导(系长,后来调去党群办,升了科长) 提出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说要将变速箱部门打造成在本田最优秀、最前沿的队伍。他把车间所有的基层管理召集起来,成立了“前沿团”,经常一起聚会,比如去 KTV,但玩完了还得开会。基层管理打了鸡血,回来对一线员工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工厂管理守则,要求工作期间不可以说话,不可以串岗等等。有一个礼拜,他和管理人员开会,说女生的长发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卷到设备里面就危险了, 就要求全科女生剪头发。这是超级无理的规定,因为工作期间长头发的女生都是把头发扎起来包在帽子里面,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于是各个班的班长就开始要求女生把头发都剪了。我们班就两个女生,整个部门也就七八个,后来其他女生都剪了,就我一个“钉子户”坚持没剪。管理经常找我谈话,我说工作期间头发都扎起来了,还戴了帽子,根本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凭什么要我剪了属于自己的头发。

此外,在休息区不可以玩手机、坐姿要如何、不允许趴着、休息时帽子要如何摆放等等一些规定,也开始制订和实施。在一线员工生产期间,领导还站在车间的楼梯上监视大家。

惩处不公,无理开除,工人开始抱怨

“前沿团”建立初期,刚好发生了一件重大品质不良事件。一位操作员疏忽,将不同机种的零件误组装了,确认岗位的同事也没有确认出来,一位管理人员突然发现,才知道误组装了,但这时已经流出很多不良品了,导致生产线停止生产。这一次只对组装的那个同事警告处理,对于确认岗位没有处罚,因为是一位新员工。但是一个礼拜后这样重大的品质不良又发生了,同样是那个岗位,那个同事误组装的。确认岗位换了一位老员工,但是刚开始她也没有确认出来,做了几个批次,她才猛然发现,立即上报了。后来这两名员工都被开除了,大家都替确认岗位的同事抱不平,因为同一个事件,前一个没事,而且还被任命为“前沿团秘书”,并且她自始自终都没有发现,后一个自己发现了却要被开除。大家自发开始了联名信,要求重新考虑开除确认岗位的人,包括替补都签名了。但是联名信交上去后,系长、班长把替补统统叫出办公室骂了一顿,没有解释的余地,人还是被开除了。

之后几个月又发生了误组装,又开除了一名员工。一线员工没有说话权。发生了这样的事,弄得员工们非常压抑,工作都胆战心惊的,特别是确认岗位。而且一些规定只限制一线员工,并不限制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上班可以打电话,可以在办公室喝咖啡、吹牛。这让大家心理非常的不平衡。

前沿团建立初期设立了员工关注日, 刚开始很多一线员工去参加,提意见,但是只有利于生产方面的意见才会被采用,大部分意见根本就没有解决。到最后没有任何人去参加,“关注日”也没有继续开展了。一线员工心里开始有了各种抱怨。其他部门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规定的,上班期间非常自由,需要上厕所不用报告,自己控制好时间就好,并且生产完之后,他们可以睡觉,加班也相对来说比较多。变速箱一天工作八小时一刻也不可以离开岗位,工作量大,没有加班,发工资的时候也就比其他部门的同事少。

产量飙升,工资趴窝,工人用脚投票

在 2010 年初,变速箱的离职率达到了80%,老员工的面孔越来越少。在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下,变速箱部门的员工凝聚力非常的高。2010 年,佛山公布在5月份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至920元/月,较原来的770元/月提高了19.5%。当时南海本田1级工资=基本工资 675元+职能工资340元+全勤补贴100元+生活补贴65元+住房补贴 250元+交通补贴80元=1510元,扣除养老保险132元、医疗保险41元、住房公积金126元,到手工资为1211元。更过分的是,这只是全厂 1800多名员工当中两成正式员工的待遇。其余八成都是还没毕业的学生工,工资只有800元,而且没有社保。

一天晚上,我梦到我同事在街上卖东西,那条街是我和同事常常逛的地方。于是,我想到自己也可以摆摊,额外赚点钱。我卖的是情侣服,第一天出去摆的时候很害怕,觉得很丢脸,但有个女孩子来买了一套,还说这边都没有卖情侣服的,看到我在卖很开心。我想如果那天晚上我一套都没有卖出 就不会有动力继续。卖出一套大概赚5块钱吧,没想到我才卖出一套, 我男朋友就去买了一瓶水,当天就真的完全没赚到了。之后我一直上中班,晚上人流最多的时候都不在, 摆摊也就慢慢地停了。

三、2010 年 5 月罢工始末

员工突然发起罢工,管理挑拨安抚并用

5月渐渐来临了,但公司方没有任何加工资的动静。5月16日晚,因为两位员工(小谭和小肖)交了辞职书,快离职了,我们一群老员工到厂外聚会。原本是单纯的聚会,但是一谈到工资,大家的情绪就都非常地不满,这其中也包括即将离职的小谭。小谭后来对媒体说,他早有反抗的念头,以前员工写过联名信向公司反映意见,但是公司没什么反应,他就在休息、坐通勤车期间,跟一些老员工商量过罢工的事。他说有几个老员工似乎被说动了,但看样子还是需要有人出来挑头。

随着口号响起,大家恍然大悟,也都离开了岗位。他们开始去其他车间呼吁大家一起罢工,其他科的员工一头雾水地看着变速箱的同事,并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这使血气方刚的同事们非常气愤, 也无奈,只好带着自己的队伍去到操场静坐,也开始通知对勤的同事。很多对勤的同事这时候还在睡梦中,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 都非常开心,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等他们来接班。

同时,罢工的工人开始拨打媒体的电话,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刚开始并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同事们也没有去想罢工后来临的将是什么?但是非常明确一定要团结,齐心协力把工资涨上去, 让资方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知道,我们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并不是一部人体机器,我们需要好好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变速箱的同事选择了团结在一起,不管后面事件怎么发展,始终没有人回车间,大家始终在一起静坐,接受太阳的曝晒。

早上 8 点半,这群穿着工作服的人被刚上班的公司领导注意到了。很快,总经理也来到了操场。也许事情太过于突然,各位领导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加上大家都不说话,不发表任何意见,更让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吃饭时间大家回到饭堂吃饭,因为天气太热就决定在饭堂静坐。这时候有领导拉来几块白板,让大家在白板上写自己的意见,很快白板就被写得密密麻麻。

那阵子我上的是中班,平常都是下午三点多才开始上班,可是八点多刚醒来,就接到电话说有人罢工了。那时候我心想:哗!太给力了!由于大家都很熟,我就被分派任务找记者,那个时候我一个记者都不认识,直觉想到要去找广东卫视什么的,就上网去搜, 看看有没有爆料电话。

同事们的交流,平时都是用手机 QQ,每个班组都有自己的 QQ 群。罢工开始后,大家就在群里互相打气,把事情的进展告诉还没上班的同事。二勤上班时,通常都到饭堂集合,但是等二勤的同事来上班时,各个路口都被管理人员拦住,根本没有办法和一勤人员集合,因为各个乘车点的班车不是一起到达公司的,所以到达人员也比较分散。二勤的同事都被拦回了车间。他们选择在休息区静坐, 采纳了上午同事们的意见,无论领导说什么都不吭声;有一个同事说话,其他的马上跟着应和,保护说话者。

最后管理人员只好拿来了纸和笔,让大家自己写意见。员工写意见时,管理人员是回避了的。大家一共提交了117条要改善的意见。意见上交之后,总经理还有一些高层开始过来说会郑重地考虑大家的意见,在一周后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希望我们先复工。但是没有人动摇,只是有一个班长不知道怎么说服了他们班的员工,带着他们往2号生产线走去。但是员工并没有生产,只是站在生产线旁。这时候有管理者就开始分化1号线的员工,对着大家说“你看 2 线已经开始生产了,而且总经理已经答应你们一周后给答复, 大家就耐心等等,快去复工吧。”他使用的离间计非常有效,1 线的员工陆续回到岗位开始生产,这位管理者又赶紧跑到 2 线对员工们说:“快开工吧,一号线员工们已经开始生产了。”

当天参与罢工的,主要是变速箱组装科的两三百人。厂里面最大的部门叫轴物加工科,当天也有小规模的罢工,只不过听到总经理的承诺后,也复工了。

其他车间很快知道了变速箱罢工的消息,也呼应说,如果公司在一周后没有给出合理的答复,会立即支援变速箱,一起共进退。我们考虑到要有个地方联络大家,所以建了一个新的 QQ 群。

先加了一些主要的人,后来就愈加愈多。很多人用的是新号,我用的是旧号。虽说是匿名上网,但是彼此很熟悉,大体知道是谁在发言。

资方试图招聘新员工,员工愤怒发起第二轮罢工

5 月 21 日下午六点,变速箱几位老员工和轴务加工科的人第一次碰头“交涉”。为应对公司的大量招人,决定今晚开始新一轮的罢工,时间定在吃完晚饭后,直接到操场汇合看星星看月亮。选择这段时间的原因,是因为到时候管理者全都下班,而且大家吃饭要出车间。大家觉得应该开始和公司来一次新的较量,商量好后回到车间,告诉其他员工晚饭后都不回车间,并在群里通知,呼吁文明罢工。

我们一开始想游说其他科的人加入队伍,就听说有一个科的人知道我们罢工了,他们部门的领导赶紧召集他们去休息区,隔离起来。休息区在两个车间中间,由透明的玻璃隔着。他们部门的领导站着,其他人都坐着。我们两个部门的人都围满了休息区,在外面很激动地叫他们快点出来罢工,可是他们都不敢看我们,就低头坐着,挺无助的模样。围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有点灰心,就出去草地上聊天。我们走了之后,他们领导也不管他们了,他们就出来了。我们问他们为什么刚才这样子,他们就说:“唉,别说了,太丢脸了,以后有行动一定要出来。”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