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患者年轻化,工伤赔付仍阻碍重重

发布日期: 2023-03-11
来源网站:telegra.ph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普通新闻报道
关键词:工伤, 职业病诊断, 劳动关系, 工伤认定, 职业性尘肺, 工伤保险制度, 尘肺病, 患者, 调研, 证明, 女性
涉及行业:采矿业, 建筑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肮脏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工伤/职业病

  • 尘肺病患者生存境况仍然堪忧,就医难、生活难、工伤认定和赔付难的问题依然凸显,且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90后”尘肺病患者增多。
  • 尘肺病患者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负担极重,大部分患者有较大就医需求,人均年均医疗支出超过1万元;有20%患者无法承担住院费用而放弃住院。
  • 取得职业病诊断的尘肺病农民仅占整体的44.5%,最终能获取工伤赔偿的患者仅占整体的1.22%。
  • 尘肺病患者往往难以获得职业病诊断和相应工伤认定与赔偿,因为劳动关系证明和职业史证明对于职业病诊断阻力非常大,很多患者用工单位现已不存在,而个体小煤窑、黑煤窑则无法出具相关劳动合同证明。
  • 专家建议,工伤保险制度应与劳动关系解除捆绑,不将工伤保险与劳动关系绑定,推动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财新网】来自尘肺病公益组织的一线调研结果显示,大量尘肺病患者生存境况仍然堪忧,就医难、生活难、工伤认定和赔付难的问题依然凸显,且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90后”尘肺病患者增多。

“尘肺病”是中国第一大职业病,指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沉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中煤炭、矿山、有色金属、石棉、水泥、建筑等行业患尘肺病风险最大。

中国每年新发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超过万例。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2021年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为15407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1809例。

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低和用工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尘肺病患者难以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中国尘肺病实际发病人数远远高于报告病例数。

由于多数尘肺病患者需终身服药,且大多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患者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负担一直极重。“大爱清尘2022年救助尘肺患者1.8万多人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并未感受到患者生存境况持续好转。”2023年“两会”前夕,尘肺病患者公益组织“大爱清尘”举行“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问题”研讨会,大爱清尘副秘书长曹瑞珩在会上介绍,“大爱清尘”在2022年全国10省市开展的调研中发现,尘肺病农民工就医贵、生活难的问题仍然凸显。

具体而言,上述调研收集到的735个案例中,绝大多数患者由于无法进行体力劳动,家庭月人均收入仅507.4元,为农村平均水平的30%。大部分患者有较大就医需求,人均年均医疗支出超过1万元;有20%患者无法承担住院费用而放弃住院。

尘肺病患者职业病诊断和工伤认定与赔偿困境仍存。上述调研显示,取得职业病诊断的尘肺病农民仅占整体的44.5%,最终能获取工伤赔偿的患者仅占整体的1.22%。

尽管国家已陆续出台针对尘肺病的相关救治救助政策,但在与会全国专家学者们看来,尘肺病患者救助仍然任重道远。如何帮助尘肺病患者获得职业病诊断和工伤认定与赔偿,如何更好运用工伤保险制度,仍有系列障碍需要突破。

“我是1990年(出生)的尘肺病人,我叫张明。”家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张明声音沙哑,诉说着自己的遭遇:19岁时开始做石材工作,经常接触粉尘,2016年因肺部阴影误诊为肺结核,直到2018年诊断为尘肺病。但药费太高,他无力承担。由于尘肺病和严重类风湿病,张明无法再干重活,病情严重时,一度只能卧床。生病后,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大的8岁,小的6岁。

在巴河镇,这样的“90后”尘肺病患者不只张明一人,镇上很多工人从事人造大理石生产、切割,是尘肺病的高发地。“大爱清尘”副秘书长陈璐茜给出一组数据:在巴河镇康复中心建档的尘肺病患者有186人,其中“90后”患者占13.4%。186人中有43人已经过世,“90后”死亡人数占11.6%。

“在很多省份,我们发现了大量90后尘肺病患者,这和公共报道的说法有很大差距。尘肺患者的年轻化让很多正值风华的90后已经患尘肺病多年无法得到有效救治。”“大爱清尘”创始人王克勤介绍,团队在河南、湖北、云南、陕西等地走访时发现了大量“90后”尘肺病患者,尘肺病患者仍然在持续增长。

“出来整个人都白白的,鼻孔里没有一点缝隙。”生于1994年的李本省是云南保山人,因为家庭贫困,13岁时开始和村里的人三五成群去矿山采矿,2014年确诊尘肺病后,李本省仍然继续从事了一年高粉尘工作,直到2015年身体终于吃不消才停下,“开始干不了活了。”那时,身高1.7米的李本省体重只有80斤。

尘肺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在近年逐渐显现。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2019年5月曾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中约90%是职业性尘肺病,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90后’尘肺病人现象非常令人痛心,这是对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大的损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认为,年轻劳动者患职业病,不仅缩短了劳动者参与劳动的时间,也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赡养负担。

女性尘肺病农民生存状况同样值得关注。有观点指出,由于女性较多从业私营部门和小型企业,流动性大,职业健康监护率低,女性尘肺病的诊断率可能更低。

王克勤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尘肺病患者,“其实在广东、河南、山东等地还有很多女性患者,不仅仅是男人在承受尘肺病的痛苦。”

由于难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尘肺病患者往往难以获得职业病诊断和相应工伤认定与赔偿。据“大爱清尘”公布的2022年调研数据,在受调研的尘肺病患者中,有职业病诊断的占44.5%,能够拿到工伤认定和工伤赔偿的患者更少,仅占4.10%和1.22%。

中国现行制度规定,尘肺病作为职业病的一种,诊断的前提是要确定患者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否成立也是工伤认定进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能确定劳动关系的人可以拿到“职业性尘肺病”的职业病诊断,而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农民工、临时工就很难得到该诊断,也就无从获得职业病鉴定和工伤赔偿。

广东华商龙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管铁流介绍,劳动关系证明和职业史证明对于职业病诊断阻力非常大。很多患者用工单位现已不存在,而个体小煤窑、黑煤窑则无法出具相关劳动合同证明,有地方职业病诊断机构以没有用人单位出具的盖章证明为由,拒绝劳动者提出的职业病诊断申请。

“大爱清尘”《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22)》显示,71.2%的尘肺病农民工在民营单位工作或跟着包工头工作,86.81%的尘肺病农民工表示从未签订劳动合同。

“不签劳动合同,入职前不做体检,过程当中不做体检,离职时不做体检,对安全生产监管也不到位,前面一系列的失守,但是在尘肺病农民工得病以后严守职业病诊断、工伤认定程序。”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晖临看来,现有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专家建议,工伤保险制度应与劳动关系解除捆绑。乔庆梅认为,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不适宜继续严格按照工伤保险的工伤认定标准,即必须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才能进行工伤认定,而应突破劳动关系的限制,不将工伤保险与劳动关系绑定,推动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不惟尘肺病人,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也是时代的需要。乔庆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灵活就业、零工经济等新的职业形式和新兴业态的出现,要求制度发生相应变革,“非劳动关系的新业态,或者说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他们工伤怎么办?”

她介绍,《工伤保险条例》自2003年7月制订,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除在2010年进行小幅修订外,到现在已有20年没有进行“大修”。中国的经济形势、职业形势、职业结构以及由此导致劳动者面临的风险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再固守原来做法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我们时代在变,经济形态、职业形态都在变,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

此外,乔庆梅建议,职业性尘肺病工伤赔付由中央、地方和工伤保险多方分担,既不会给各方造成太大压力,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医疗救治和基本生活。

她在部分将尘肺病人纳入正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的地域调研时,发现有地方工伤保险基金已经见底,原因之一是工伤保险基金的实质性统筹层次较低,有地方是地级统筹,基金规模小,化解风险能力差,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前期没有缴费和参加工伤保险。

乔庆梅同时提及,尘肺病人集中的地区,如辽宁葫芦岛、贵州湄潭、四川宜宾、山西忻州、湖北郧阳等地都是劳动力输出地,恰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输出地承担全部责任,政府压力较大,也存在某种意义上的不公平。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