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好奇:世界上真的存在不痛苦的工作吗?

发布日期: 2025-07-03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同事, 公司, 原生, 领导, 手机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白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压迫行为, 请假休假, 工作时间

  • 许多职场人因长期加班、随时待命和工作不确定性,导致休息、娱乐和生活自由被严重剥夺,形成持续性焦虑和身心压力。
  • 员工普遍存在请假羞耻、薪酬谈判羞耻和早下班羞耻等心理负担,甚至在生病或特殊情况下也难以合理休息。
  • 职场环境中,过度监控、随时响应、信息轰炸等现象使员工产生铃声恐惧、幻听、强迫保存聊天记录等应激反应。
  • 女性员工在婚育、休假等方面面临更高的隐性压力,需要付出超常努力以维持岗位稳定,甚至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 原生公司经历对员工造成深远影响,包括对工作的态度、期待和自我价值感,许多人在离开后仍难以摆脱这些创伤。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加班暂停,来聊个最近我最关心的话题:

(如果有人还在加班)

原生公司创伤。

上周我们发起了一次讨论,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原生公司创伤」是什么,整个评论区像一个巨大的工伤现场,弥漫着焦虑、苦笑、恐惧、耻感和无数的自我怀疑。

“准点下班就像偷了公司的钱。”

“在新公司表现得格外积极,像只懂事的弃猫。”

“会为自己过正常生活而感到羞愧。似乎生活就应该为工作让路,似乎必须每时每刻都为工作待命才是正常。”

原生公司创伤不同于一般的工伤,需要对症下药。我们找到有 15 年经验的职业生涯咨询师卢美妏聊了聊,她为上万个职场人做过咨询,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说:

“原生公司创伤,可以参考原生家庭来理解。

原生家庭是我们人出生后第一个自己面对的关系,它塑造了一个人对于爱、对于关系的基本信念。那所谓原生公司,其实是第一间让你学会怎么工作的公司,它会影响你对工作的态度跟期待。”

我把这些「原生公司创伤」分类整理在下面,创伤清晰地被看见,被命名,是治愈的第一步。

我们也在采访中,获得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案,比如:

如何区分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是“成长的经验”还是“持久的伤害”?

如何有效识别有毒的职场环境呢?

如何在新的公司重建自己的职场环境?

这些答案,我们同样整理放在文章最后,供你参考。

而你真正需要的答案,只有你自己能给——在职场里,你想要从工作中获得什么?你为什么而工作?你自己究竟是谁?

逃出阴影后,这些是你必须要去的方向。

随时加班是确定的,其他睡觉起床吃饭下班自由玩耍都是不定的。@,

买了人生中第一块Apple watch,是为了即便夜深睡着了,也能收到信息,把我震醒,然后回复。@Harrison

我是戴手表导致手腕出现幻觉,没戴的时候也会有震感。@嘿嘿!是黑姐呀🌼

坐标东北,去搓澡前合计看一眼手机别错过啥,结果果不其然在换衣区光不粗溜抱着手机工作了半小时。

我恨发明公众号的人。@你注意到天空了么

周一不敢外出吃午饭,怕所谓的例会,像夏天的暴雨,随时突如其来!@善纷

每天下班都习惯背着电脑,总担心会随时加班尽管家里有一台闲置电脑。@王燕

不敢买任何演唱会、话剧、livehouse的票,就连周末的票都不敢买。害怕随时不确定的出差和加班会让一切的期待落空。@半熟钰子

尤其是提前大半年开票所面对的那种巨大的不确定性。@Tingxi🍉Liu

下班时间的太阳,如果是下班看,就觉得很刺眼,赶紧遮着走;如果是加班吃饭看,就可以慢慢欣赏。@爱做海报的晓晓

不到下班走的那一刻我根本不知道命运等待我的究竟是什么,有局都是临时起意确认不加班了即刻攒人。去年不做房地产广告了,才知道生活是什么样子。@along

过去二十年了,还总是能捕捉到文本里的平角半角忘了切换的地方。@Petra

两端对齐,思源宋体,如下,居中对齐,全角半角。@欢欢🍃 Sophie

休假时去到哪里都背着电脑,生怕有活来不及处理。甚至带着电脑上了 4700m 的亚丁。@洋葱卿🐈

上周末去徒步,走到山里发现手机没信号了,一下子就“信号焦虑”了,生怕有人找我,我因为没信号错过回复消息,返程的时候无心看风景,低头就是快步走,我觉得我真有病哈哈哈。@李派派

逃避社媒热点?算吗,刚毕业那几年天天追热点追得PTSD了。@小毛

节前焦虑综合症:每次法定假日前,都会被安排一大堆节后上班需要立即上报的材料,或必须拿到的阶段性成果。总之,不是很想过节。@Cassie

十几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领导坐对桌,她并没有看见我的屏幕,单纯是觉得我打字速度快,就批评我上班时间聊QQ不认真工作。以及捧一踩一,说我这985的研究生不如办公室另一个二本的本科生。我现在养成习惯了,我不打游戏,电脑里也没有视频,随时可以查。但是我没有了那份上班的忙里偷闲的松弛感,任何工作对我来说都紧张得不行。@柚柚

永远要飞速完成手上的活儿,不求最好但求最快,随时准备好迎接一个耗时不短的急活,要为未来做打算,不然的话就会失去晚上睡觉的资格,要在头痛中码deck直到天亮,天亮以后也没资格睡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到睡觉......睡觉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Codie

然后你会失去想象力,对任何曾经有灵感的事物失去感受。睡着前要想一遍还有什么邮件没回,醒来后想一遍还有什么事要善后。无限次重复机械操作。我越来越不想说话。大脑一片空白。哪怕看电影看书都会焦躁。对所有东西急不可耐,巴不得立马出结果。@Damocles

准时下班就觉得自己好像在犯罪,Gap几个月再面试就觉得自己好像有案底。@飞羽的羽

垫钱以后找领导要很羞耻。@许诺

要工资都会感到羞耻,谈钱都羞耻。@LUO咩咩🌂

有很严重的请假羞耻,本来想请 5 天只敢请 3 天,想请 2 天只敢请 1 天,特种兵行程排满,累死自己也不敢彻底放松地休假。@梦琦

工作日请假,看到同事在加班会有严重的愧疚感,只敢请不超过两天的假。@菲比不非👏

15 天的婚假,6 天居家办公,原因就是不想麻烦我的同事们,他们也都挺忙的。@Sylvia🐾

好不容易某天可以早下班,但是还得找个借口:领导,今天约了个老中医,早点走哈。@大秀儿

被车撞了,腿脚不好行动,已经休了差不多一个月,不好意思再休息了,坐轮椅上班。一个月休息中间还到了几次公司,期间也一直线上办公。@K.K

有一次周末午睡,醒来已是天黑,打开微信工作群一堆消息没回复,瞬间觉得自己就是个罪人,周末睡个午觉都不配。@江 南

手机十年不开声音,因为听不了微信响。@饭儿

周天的早上会弹射惊醒,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睡过夜里加班的+1发过来的消息。@NYA!

下班了手机一响就要处理各种问题:进度、原因、计划、现场出问题了,赶紧来一趟吧、收到......离开 5 年了,还是听不得下班时间段的手机铃声,手机一响就觉得心头一紧。@宁世伟

字节人看不得⚡这个emoji。@RainyStop

微信响了深吸一口气捂住不敢看是谁。@ʚїɞ

最烦对方发语音。@风云纪

有铃声恐惧症,项目对接的领导同事不论什么时间、地点、请假与否,都会直接一个微信电话或者手机电话弹过来,在铃声响起来的那一刻,做心理建设的那三四秒已经把最近有关的事件都检索一遍,然后再战战兢兢接起来。现在后遗症就是时不时地有铃声幻听,有的时候甚至接到家人朋友的电话都要犹豫很久再接。@summerblue

不管见没见过,业务上碰到新认识的人一律叫老师。@南磁板

公司抓到带手机扣三百➕绩效,导致手机不敢开声音,现在静音竟成习惯,有消息提示声音就难受,在外就一股偷感,不敢拿出手机。@Bonjour

毕业一年了,刚开始接触薪酬板块,数据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庞大的,前面几个月都会有一些小错误,每次核算完发给领导后都害怕得心惊胆颤,因为每一次领导在办公室里面大声敲键盘打字的时候我都觉得是她要叫我去办公室然后挨骂。@Cynthia

不敢删任何客户和客户聊天记录,甚至有些客户的对话都想录音。@lily酱

不删聊天记录可太真实了,我和领导的聊天记录从 2017 年到现在。@X°xx >•< ♥

清理微信的时候,发现和领导的内存最大。@关关乐

不仅内存最大,而且群数还最多。@圆周率

不敢请假,请假代表着工作积压,像面线糊一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胡桃夹子

每次收到需要和别人合作的工作永远做好自己一个人做全部的准备,因为别人总有莫名其妙推辞的理由。@🧊

之前的领导会要求下班之前必须跟他打招呼,随时可能就被拦下来PUA,现在领导没有这个要求,该下班就下班,但是还是会不自觉跟领导打招呼,不自觉也会害怕被留下来或者给领导留下早下班的印象。@Kyu

经常半天不喝水,就是来自原生公司创伤,当时的组长说没干完活怎么老去接水喝。实际就接了一次水。@玉珍

未婚未孕觉得自己像个地雷,30+还未婚未孕甚至是定时炸弹。除非做到前司某任+1那样强悍:班上到临产前一天,进产房前还在工作群下发指令并安慰大家“我 2 小时后出来,有事先留言”;产后 20 天回司参与述职汇报,产后 45 天回归岗位。这个故事至今是前司的“美谈”。当代职场女性为了有一个稳定岗位到底有多难。@牛啊牛啊牛啊牛

被前领导各种打击否定,五年过去了,现在听到她名字还是会下意识紧张到手足无措。@heave

从工作了大概七年的原生公司离开后,早上还是如往常一般到点醒来,虽然现在的工作不需要打卡,我还是有很强的时间意识,不允许自己迟到;碰上天气不好时心情也会很沮丧,因为通勤受到影响。@Wendy00o

即使离职了,闻到有人用当时大区总经理的同款香水依然会ptsd。@氵

教我们的人人品差,很凶,后来甚至骂我,她的头像用的是乌萨奇,现在我看到乌萨奇就想起她。@闪电

讨厌的人飞书头像是紫色的,前➕2头像是自己的名字➕默认紫色背景,不分白天黑夜跳出她的消息,导致我有一阵子抗拒看到这个颜色,甚至要求我们供应商默认是紫色头像的都去换了头像……@刘蓝蓝蓝🌸Victoria

我至今不愿去原雇主办公楼所在的区域——亮马桥。看到原来+1同类型身材和发型的女人我会心里吓得一颤。看到所有的“绩效考核”面谈之类的词汇想呕吐。离开上个雇主,花了很久才适应新雇主。@Yoyo历险奇遇

前公司恶心领导因为冬至不和他一起吃饺子自己怒退工作群,半夜发酒疯要求群里的下属马上回“收到”,过年因为没有在零点准时发祝福直接在工作群说没发祝福的人过完年不用来了……离开前司四年,现在听到手机信息响心里还会咯噔一下,再也不过冬至。@静静

我 21 年毕业的,第一家公司干了三个月准备离职、被领导说:你在这家公司干不好,你自己觉得别的公司就能干好?这句话真的一直以来都非常影响我。@苏打汽水

我是做律师的,第一份工作初入行,因为typo的问题被说过,以至于现在发文件出去都会确认检查三遍,现在的老板说速度有点慢。律师行业都有点厌蠢症,你能从合伙人的眼神中感觉出他们的mean与不耐烦。@Abogada Alba

我好像忘了,但身体没忘,每年有段时间就会开始脊椎疼。@沃夫铲土机

因为第一份工作上司有严重的强迫症和偏执,导致我现在但凡是发公众号类的内容,我需要自己做心理建设很久很久才敢发出去,按那个发送键简直要我命了。@Stitch

老板拿自己妈妈手术的超清刀口照片为例训斥我,她连自己母亲的手术都可以不管,为什么我不能拿出这种精神对待工作。@你看不见我

遇到问题先反思自己,因为凡事要内归因不要外归因,这样才能进步,以及“为什么别人可以”。多年后才意识到这就是pua啊。@远酱啊

数字、文字都会反复确认,一串数字能核对无数遍,听到领导叹气就会觉得是不是我哪里又做错了。@iiii

工作一直内耗,领导一句话想半天,揣摩半天,下班时间也在精神加班。领导一句“要成长,要进步”,就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Zhang..

原生领导对我的否认和打击让我永远不敢相信我是一个能把工作做好的人。@Tingxi🍉Liu

第一份原生工作是在大厅窗口,里面有正式员工和雇用员工,我从小没有邻居,性格不算合群,在正式职工中不算合群,聘用人员也不喜欢我。它一度很长时间让我觉得自己不被喜欢不受欢迎。有找他人帮忙求助,很难被帮的感觉。@小西瓜

一坐下来看算法,打算写个就会想到前老板说这个思路不对,那个逻辑不行。@槑倩

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即使加班到997,依然会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珊珊

对所有事情再三叮嘱,只要忘记一次,出了问题会被人怪我没有再三叮嘱,导致现在结婚老公自己做错事随口一句我没有提醒他马上应激反应炸毛。@花花牛仔👖

领导永远只会说你东西不行,能力不行,但是不说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每次被骂完想去看看嫡系人家怎么做得好,结果发现嫡系也没有多做,只是做了就不会被质疑。@言午

干了 8 年乙方,突然到了甲方单位改不了原来的习惯,现在所有对口单位的人都说我亲和。

我这也是不得已的亲和呀。@不愿透露姓名的吴彦祖先生

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每天都在思考为什么别的同事都可以轻轻松松抗住压力一人做好多活,而我只是把自己的活干好就已经用尽所有的力气和手段,甚至还会怀疑自己心态没摆正,没找准自己的定位。@Siri🌞

永远担心同事会污蔑我背刺我,永远不敢把同事当朋友。那是一次次痛哭带给我的教训。@陈一🍃

我前部门领导每个月开例会,主题就是骂整个中心不好,拿我们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比,一次例会四五个小时,就是个批斗会。我在这种环境被荼毒两三年,一开始每次开完会都很down。@高山流水淡生涯

领导:“因为你是女生,照顾你身份,你就别去做技术类工种了,怕别的单位看不起咱们,说咱们单位没男的能干活了,你去干办公室内勤吧。”可是我本来就是技术工种,而且技术水平相当过硬,久而久之影响我在别的场合也会觉得技术就该男的干。@kiteseason

体制内,第一个领导对我的打压让我至今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认可,不敢为自己争取,不敢跟领导同事冲突维护自己,觉得自己牺牲点个人时间甚至健康都是应该的。@柚柚

老板会用不停招聘、不停淘汰的模式让我们保持危机感,不会的东西逼自己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甚至有比较深的认知,而这些都需要你自己下班之后学习,因为上班时间全是在赶项目。

老板会压缩项目周期,甲方如果要求 3 个月交初稿,那我们必须在 2 个月的时候提交一版初稿给老板做内审,老板并不会因为时间压缩而放松要求,如果他认为你写的不合格,那就是能力不足,下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就辞退。

现在想想真的很变态,也让我养成了思维习惯,遇到难题了只会自己解决,而不是寻求帮助,因为在上份工作中“你搞不定=你不行”。那段时间精神和生理压力都很大,换工作之后的第一个月开始生病,把上份工作积攒的压力全都以生病的形式释放出来。@Fortuna🍒

实习到现在,六年的时间在一个系统内来回调动,天天被pua打压,顺带坑你几下,晋升是没有的,任何选拔提升只是让你先有希望再失望,但就是因为是国企,还让人觉得你一个学历很低的是在高攀,举报职场xsr也是被人随意给敷衍,时间久了觉得自己的确是差劲的,不敢轻易离职,一点点被磨没了自信。@Parelia

毕业的第二年入职一个小公司,只有我一个女生,也没有饭搭子,长期的不交流和老板的不肯定导致我这一年失去很多年轻人的活力和精气神。四月份我终于离职了,面试过很多公司都不可观,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找工作接近两个月,这两天我终于入职了新公司,发现我好像有了后遗症,不懂怎样与新同事交流,说话做事也小心翼翼,难以开口,一切困难都默默消化,生怕别人觉得自己麻烦,我真的很讨厌这样的自己。@金灿灿的小桔

本人原生公司创伤是对个人价值的拷问: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能给公司提供什么价值?你在团队扮演什么角色?

以前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内耗,现在逐渐意识到自我的价值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以后会更加从容面对这个世界。@Sober

人总要学会

从原生公司的创伤里长出新的自我

口述:卢美妏

原生公司创伤,可以参考原生家庭来理解。

原生家庭是我们人出生后第一个自己面对的关系,它塑造了一个人对于爱、对于关系的基本信念。那所谓原生公司,其实是第一间让你学会怎么工作的公司,它会影响你对工作的态度跟期待。

如果你在原生家庭里面受伤,你可能未来在其他亲密关系里会持续地产生不信任或不舒服。那如果你在原生公司受伤,例如说遭到一些羞辱、PUA、冷暴力、不信任,或者是你长期过劳,没有得到反馈,或是被忽视,或是被情绪勒索,那人就会建立一个基本概念——工作就是没有办法开心,工作就是被剥削,只要你犯错就会被讨厌,被排挤,我并不值得这个工资,我做得比别人多才不会被骂。

95% 以上的职业问题,其实都不只是职业问题,而是一些你人生中其他的议题。

每个人对伤害的感知不一样,有三类人会更容易有原生公司创伤。

第一类是本身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第二类是讨好型人格的人,第三类就是低自尊的人。“自尊”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总和,所谓“低自尊”就是我对我自己评价很低,可能一进到公司里就会小心翼翼,就很担心自己做不好。

其实它跟原生家庭很像,我们曾经被伤害过,遇到好的就容易接不住。别人会说,遇到好的公司不是很好吗?你为什么要这么作?你为什么要自己想很多?你的领导就不是这个意思啊!

但是你遇到一个好的公司,好的领导,你还是会下意识地不相信,这是一个烙印。

区分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是“成长的经验”还是“持久的伤害”,首先要关注我们有没有处理创伤,面对创伤。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受伤了,只会觉得是我不够好,是我太脆弱,是我能力太差,但其实 ta 是受伤了。

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反应,不去责怪自己。并不是因为你太脆弱,而是那个时候你真的很努力地撑住,可是真的没办法,就是受伤了,没有办法,很多受过伤的人会武装起来,自己没有办法突破脆弱的一面。

另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指标是,在新的工作环境里面,你有没有改变。你在原本的公司环境很讨好,那你到新的工作环境里面,有没有摆脱这个讨好的循环?有没有在这里表达意见,主动寻求支持?有没有在新的公司里慢慢找回安全感?

每个人对伤害的感知不一样,判断创伤轻重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这是不是会让你怀疑自己,不喜欢自己。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区分,而不完全是你熬了多少夜,是这些伤害有没有让你改变对自己的认知,让你对自己的认知变得更负向,对自己更不满。

原生公司创伤会怎么影响我们后续的职业生涯呢?

第一,在未来的职场里面,你会过度地讨好。你会不停地想要避免被责怪,避免犯错,难以拒绝别人的期待,难以拒绝很多的加班,甚至会很怕领导不认可自己,非常非常地内耗,自己就把自己能量耗尽了。

第二,你会对外界的风吹草动非常敏感,也会不信任别人。爱情关系里有一种创伤就是觉得对方一定会离开我,我就是不够好,对方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觉得你是不是不爱我,我们在职场上其实也是。

如果你曾经在原生公司遭遇到一些职场霸凌,或是付出没有得到反馈,换了新环境后,你可能会对同事的语气和领导的态度非常敏感。可能领导也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但你就会觉得说领导是不是不喜欢我,你会预设说,反正大家迟早会对我有意见,大家迟早都会讨厌我。

第三,你会在职业生涯中难以取得价值感。就算我们来到一个好的公司,依然没有办法持续地肯定自己,同时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稳定的成就感跟价值感,会一直觉得自己价值是不够的,一直活在别人的眼睛里面。

如何有效识别有毒的职场环境呢?

通常我会比较建议在去工作之前,事先查一些资料,你的公司大概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氛围怎么样,你去面试的感觉怎么样。有些人他第一次去面试就已经感觉到非常强烈的不舒服,不要忽略那些感觉。

这不是说我们要找到一家完美的公司,而是如果你发现怪怪的,你要去想,这些东西是我愿意承受的吗,我能够承受的了吗?

进入职场之后,有一些“离职红灯”也可以注意一下。

第一,公司的沟通管理风格比较偏向羞辱跟贬低。例如说你到底行不行,你不是什么什么学校毕业的吗,怎么这个都不会?长期的这种贬低跟羞辱的环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好像我不能犯错,犯错就是没有价值。

第二,太过鼓励加班等于敬业。不是不能加班,加班其实很正常,可是我们都要知道加班是我们奉献时间为公司做努力,但你加班就代表优秀,加班就表示敬业,加班就是劳模很值得肯定,那这就不行。

第三,制度不透明。你根本不知道升迁这些到底是什么标准,有些就是纯靠人情、靠情绪,就会很麻烦。还有一种是同事之间竞争很严重,明争暗斗,就会让人比较不信任这个职场环境。

每个人的耐受度是不一样的,我通常会比较建议先回到自己身上。因为有的公司,你可以承受,我就不能承受,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可以为了这份工资忍到什么程度。

我们自己要建立好自己的底线。

我不喜欢我们工具化自己。

当你工具化自己,很容易失去意义感。人只要缺乏意义感,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很茫然,做不下去,无法持续。所以我会比较建议的做法是,工作跟生活是要分开的。

吃饭睡觉是人的基本需求,快乐也是。

我们在工作中一定有开心,有不开心,有时候有意义,有时候觉得很烦,没意义,那我们在工作以外一定要有纯粹的兴趣爱好帮自己充电。你要像安排开会一样,严肃地帮自己安排休息的时间。你如果完全没有帮自己安排,你进一家再好的公司,都会有创伤。

我们不是机器,没有办法时刻都在卖命,作为职场打工人,我们没有办法出走两个星期,但是我们可以出走一个小时,我们去喝一杯咖啡,吃一个甜点,过一个月出去玩个半天,这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是那种真的没有办法停下来工作的人,可以尝试找人“ PUA 自己”。

当然不是那种真正的职场PUA,而是说借助外力。例如说我会约我妈妈一起去游泳,期间我就没办法用手机,或者我约朋友吃下午茶,已经约好就很难随意地说不去。还有一些人会用报名课程的方式,例如说交健身房的钱,交瑜伽课的钱,那我为了不要亏钱,我就得去。这都是一个如果你没有办法让自己放松的话,可以采用的小方法。

不管工作多忙,我们一定要保有自我。这个“自我”包含「自我价值」和「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在工作里会失去自我价值,变成领导说好才是好,客户说好才是好。我们要想,客户觉得我这个做得很烂,我要觉得我很烂吗?不是,只是这次的报告没有回应到客户的期待,我们要把想法从“我很烂”变成“我只是没有回应到客户的期待”。不是说不听客户的话,而是我们要在保有自我价值的情况下去合理地看待这些评价。

同时,我们也要保有自我的生活。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仪式感,例如说我每天早上要喝一杯咖啡,我每一个月会想要去哪里走走,或是我要定期看望父母,打电话给伴侣。

至少这些仪式感会让你感觉,你作为个体是存活着的。

我们也可以试着在新的公司重建自己的职场环境。

首先,我们要放下那种“我只能讨好别人”的想法,要增加一点“我想做什么”的想法。

很多人在原本的公司总是被关注、被检视、被监控,可能会小心翼翼不敢提问。那这时候你到了新公司可以试着练习提问,练习表达想法,放下那种“我只能配合别人”的想法。

第二是为自己设定小目标,帮自己积累一些正向经验。

不是我一进来就要做得比资深总监好,而是在这家公司我此刻要学会的是什么,我这周做到了什么,我进来第一个月要学会什么,第二个月我应该学会什么。设定小里程碑,一点一滴累积。例如说我跟新同事聊了两句,也很不错;今天有人问我工作流程,我也可以清楚说明;这个事情我不懂,可是我问某某某他也愿意教我。你要去进一步去让自己知道,我值得信任,我可以把事情做好。

最后,旧的经验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比如说更会察言观色,但是你带着这些经验过来,不代表你要重复这些经验。

我们要能够接纳过去受伤的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来到新环境,尝试建立健康的关系,这是一种力量。

你不是太敏感了

你只是吃了太多工作的苦

↓↓↓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