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却有害:为什么工人无法接受无尘服?

发布日期: 2025-09-22
来源网站:www.laborfact.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管理, 环境, 设计, 车间, 皮肤
涉及行业:交通物流业, 化工/医药/生物, 制造业, 纺织/服饰/家具, 采矿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肮脏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工伤/职业病

  • 无尘服虽然能保护产品和生产环境,但其设计和管理问题导致工人穿着时极度不适,影响如厕、休息和基本生理需求,增加了工作压力和疲劳感。
  • 无尘服透气性差,长时间穿着容易导致工人出现皮肤病、过敏、闷热等健康问题,部分患有鼻炎、咽炎的工人也难以适应。
  • 工厂无尘服管理混乱,常出现多人混穿、无统一清洁消毒,增加了皮肤病和其他疾病的交叉感染风险,反而威胁工人健康。
  • 需要穿无尘服的岗位通常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单调,还伴随夜班、频繁换岗和视力损伤等问题,使许多工人不愿从事相关工作。
  • 工人对无尘服的抵触,反映出对恶劣劳动条件和缺乏人性化管理的抗议,实际保护的更多是产品和生产流程,而非工人自身权益。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乍听起来,无尘服意味着干净、保护、规范,使用无尘服意味着良好的劳动保护。然而很多工人却在“拒绝”无尘服,这与无尘服本身的设计、使用环境、使用过程中管理失当,和使用场景中其他劳动保障的缺失不无关系。换句话说,对无尘服的拒绝背后是对恶劣劳动条件的无声抗议。

无尘服,又称无菌服、无尘衣洁净服,防静电服,是一种常见于生物制药、食品、半导体微电子、光电、石油天然气化工、油运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制服。通常由聚酯纤维、尼龙或静电纤维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生产环境的清洁度,比如,在电子产品制造的过程中,由人体产生的微小的颗粒或细菌可能会污染产品,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无尘服的特殊材质使得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和细菌,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度,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无尘服也起到保护工人健康的作用,在诸如生物制药、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矿等粉尘或超细纤维较多的工作环境里,无尘服也可以起到隔绝粉尘通过呼吸、汗液和皮肤被工人吸收的作用。

这听起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既可以保证生产环境清洁度和产品质量,又可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无法接受无尘服呢?在抖音和快手的工人自述和直播招工的短视频里,无尘服常常被列为被需要回避的天坑之一,很多年轻一代的工人避之不及。

进厂啊,我有三不干。一个是有毒有害危险系数大的我不干… 像有些光学厂、光电厂、半导体厂,要穿那个无尘服,整个人穿得跟防疫人员一样,只露出两只眼睛,憋得难受闷得慌…三是那个CNC车间,噪音嗡嗡嗡的…

穿了一年多的无尘服,彻底疯了

从劳动者自述来看,这原因并不出在无尘服的功能性上,而是与无尘服本身的设计、使用环境、使用过程中管理失当,和使用场景中其他劳动保障的缺失息息相关。

首先,出于其功能性的考虑,无尘服的设计通常采取男女通用的设计。披肩帽与连体服连城一体,袖口和脚口由橡筋调解松紧,材质本身的弹性通常不会太好。通常穿无尘服还需要佩戴口罩,用工友们的话来说:

全身上下只露出眼睛,上了一天班到下班了都分不清身边的人是男是女姓什么叫什么。

这样的设计带来两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穿脱十分麻烦。这对工人的如厕、工作间隙的放松和抽烟等需求带来影响。工人们普遍反映上厕所十分不方便,如名为“小红杭漂日记”的博主就指出,在穿无尘服的情况下,如果想上厕所,需要提前5-7分钟准备,因为要脱掉无尘服、换上自己的衣服;另一些人则指出,穿无尘服就意味着工作时间无法查看手机,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同样的工作时间下来,穿无尘服的工种会比其他工种感觉更累。

坏坏消息,吃坏肚子了,更坏的消息,穿着无尘服在干活。这时,你不得不狂奔过这条比你命还长的走廊,然后你还要迅速去脱掉你的无尘服,紧接着再去鞋柜,把防静电鞋给换掉。再狂奔过一条长长的无尘走廊,此刻你是崩溃的,因为你还要去换鞋,你交几万分,你在时时间赛跑,你花了将近七分钟的时间,你终于快到厕所了,胜利就在眼前,不要放弃。这是你人生中跑得最快的一次…. (拉裤子上了… )额,组长,我想请个假回宿舍换裤子。

第二个无尘服的设计带来的很大的问题就是闷热,以及由此带来的皮肤和呼吸系统的问题。虽然需要穿无尘服的工作环境通常也需要保持恒温,有不少人力资源博主以此为卖点推销这类岗位,强调这类岗位通常有空调,夏天不会太热,冬天不会太冷,温度很舒服。但是无尘服的作用实际上是严密地把人体和外界分隔开来,这就意味着其透气性不会太好,如此一来,即便在所谓恒温的环境里,工人们也会体温升高、出汗。知名打工博主“@提桶总舵主”形容穿无尘衣、戴橡胶手套:“像是在汗水里泡着,不仅泡着,而且一泡一整天”。

还闷死了要带手套,难受死了,一整个闷得我一脸痘,死都不干有无尘服的,进厂不干无尘服,站班都行 🥱 千万不要去那种又是站班又是无尘服的

很多工人反映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常见的有皮肤红肿、发言、瘙痒、皮疹、干燥脱皮、水泡,严重的有荨麻疹,皮肤上出现风团,伴随瘙痒或疼痛感。更要命的是,一旦穿上无尘服后,因为无尘服包裹全身,且其材质本身的弹性较差,工友们很难给自己挠痒,即便能挠到,自己往往也没感觉,很多人只能在墙上蹭一蹭。除了皮肤病之外,也有不少的人力资源博主都提醒,无尘服同样不适合严重鼻炎、咽炎的人。

真的很脏,大型洗衣机烘干机,用的还是化学药剂,穿着不过敏才怪

这些都还是在无尘服使用和管理得当的情况下。而事实上,绝大部分工厂的无尘服管理也是十分混乱。一个常见的情况是无尘服乱穿。包括@提桶总舵主在内的很多博主,都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在上厕所或吃午饭时把无尘服脱下来后,并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摆放,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上完厕所或吃完饭回来后,再穿回无尘服准备干活的时候,找不到自己那件,只能拿别人的穿,合身就行。这就为皮肤病的交叉感染创造了条件。此外,无尘服本身也并不干净,很多人在上午或下午4小时的工作过程汇总鼻涕、鼻屎没地方抹,就往身上一抹,然后就跟别人换。总之,如果无尘服可以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干净,那管理的混乱使得它根本无法保障工人本身的健康,反而会成为其健康的威胁。

不过穿无尘服的车间和厂子有件最搞笑的事,就是你穿的无尘服,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像我们第一次进穿无尘服的厂,进去发了一套,中午吃完饭回来,自己的无尘服就被别人穿走了,找不到了。我们一群人傻傻地在那儿站着,后来领班到车间门口跟我们说:“你们随便拿一套,拿别人的,只要合身就行,穿上赶紧干活,马上开线了。” 我当时长叹一口气,心想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看到有的人去上个厕所的功夫,身上的无尘服就换了。因为有些人喜欢在无尘服上写字、画图案,甚至写一些诅咒的话,他们出去一趟,无尘服就换了,再出去一趟又换一身,原来是你把无尘服一挂,很可能一会儿就被别人拿走穿了。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之外,工人们拒绝无尘服,也与需要穿无尘服的工种通常需要面对的劳动条件密切相关。一些需要无尘服的工作场景要求高精密度,很可能涉及到显微镜的使用,这就会对工人的视力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在半导体类的工厂里,需要穿无尘服的工种通常意味着两班倒和频繁换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过一段时间就需要上一段时间的大夜班,熬夜也成为了劝退很多年轻人的原因。

无尘衣盖住了多少人的身材,压扁了多少人的发型,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在密不透风的车间上班

说到底,无尘服打着安全和规范的名义,实际保护的并不是工人,而是产品与生产流程。它不只是封住身体,更是制度对产线工人的忽视与压榨。无尘服下的众生平等,是所有工人都变成去除个性、去除生理需求的标准劳动力意义上的平等。

工人有事,我们报道

我们收集一线工人的声音,呈现不被主流媒体看到的劳动者生活;我们探究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劳动体制、剥削逻辑,力求呈现劳动者的处境,看见来自工人的行动和抵抗。快手、抖音等工人使用的社交媒体是我们的主要信息来源。采访劳动者、与工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文章和报道的连接,能使所有劳动者团结为一张巨网。我们分析工人受苦的原因,分享工人斗争的经验。工人的声音需要被听到,工人的声音最有力量!

劳动者筑起一砖一瓦,在一条条产线上铸造中国制造的奇迹。劳动本应该被尊重,现实中,劳动者被剥削、被边缘化,主流话语一边将劳动者塑造为卑微、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一边忽视、贬抑、打压劳动者的行动。我们希望在劳动者的世界中,重新看见劳动的价值,重建劳动者的尊严。

征集伙伴

如果你也对工人议题、劳动报道或工人运动有兴趣,想参与工事有料,欢迎直接写信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