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男子刷油漆中毒! 昏迷20小时无人发现,抢救4天后离世! 曾发语音求救…
来源网站:news.qq.com
作者:极目新闻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普通新闻报道
关键词:油漆, 中毒, 作业, 包工头, 地下室
涉及行业:建筑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中高龄劳动者, 工伤/职业病, 肮脏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 48岁油漆工小卫在密闭地下室独自作业,因通风极差且无人巡查,长时间吸入有害气体导致中毒,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 事发现场为密闭空间,小卫仅佩戴口罩,未配备专业防护设备,也无其他人员协助或应急措施。
- 包工头最初未告知具体施工环境,事发后仅支付部分治疗费用,后续表示无力承担更多责任。
- 小卫为家庭唯一经济来源,去世后家属陷入困境,村民自发捐款帮助其家庭。
- 事故发生后,警方已介入调查,相关检测显示作业环境存在甲苯、乙苯等有害物质。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前两天
#48岁油漆工地下室
刷漆后中毒离世#
上了热搜
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油漆工中毒昏迷20小时
无人发现抢救4天后离世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48岁的油漆工小卫(化名)经同村李师傅介绍,于9月25日上午9点左右和包工头前往一小区某业主家地下室刷地坪漆。
当天11时多,包工头离开,只剩小卫。监控显示,小卫吃完饭后约12时50分返回地下室,便再也没有出来过。
直至9月26日12时许,李师傅收到小卫发来的求救语音,称“腿压麻了走不动了,出不去了,赶快叫人”,打电话时人也说不清楚话。
意识到不对,李师傅赶紧联系包工头刘某,刘某紧接着联系了物业。随后物业立即上门,将人送医。经过4天抢救,小卫10月1日凌晨不幸离世。
据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上显示,初步诊断小卫为刺激性气体中毒(地坪漆)、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脑病、急性肾衰竭、肝功能异常、混合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度)、横纹肌溶解症等。
事发后,家属将小卫的血液、尿液,及施工现场的多瓶油漆送往某检验机构检测。9月27日,检测结果显示,小卫身体中除了些药物成分外,未检测到其他毒物,但在送检的液体中检测到甲苯、乙苯、二甲苯、二乙苯等。
据了解,这些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也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和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李师傅表示,自己和小卫都是10多年的油漆工,此次是自己有事走不开,便介绍给小卫,工钱为400元一天。起初包工头称施工地点是80M²的地下车库,直到出事后,他才知道是不透气的地下室。
据小卫家属描述,事发的地下室环境密闭,小卫当时仅佩戴口罩,一人作业,无人巡查,这种在通风极差环境下的长时间作业,被认为是悲剧发生的关键原因。
事发治疗期间,包工头给了家属3万元用于治疗,之后便表示没能力再管了。
记者了解到,小卫家中除了妻子及2个孩子外,还有71岁的母亲,作为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小卫常外出务工,以刷地坪漆为主。同村居民表示,小卫孝顺又勤快,在村里口碑很好。出事后,全村近百户人家捐款,共筹得5万多元善款,遗憾的是没能留住小卫。
10月9日下午,家属表示,目前警方已介入。
油漆中毒引发的悲剧
并不少见
生产生活中使用苯的场景很多
它对人体有何危害?
苯是健康“隐形杀手”
挥发极快,不易察觉
西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副教授寇融巍介绍,苯及其衍生物是常见的重要化学原料,也是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因其挥发极快,常藏身于日常生活中。常见于装修中的油漆、涂料等,新家具释放的气体,及汽车尾气、箱包中,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用品中不易察觉的有害成分。
苯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中毒发生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时,会出现头晕、恶心、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危害更大的是慢性中毒,它因长期低剂量接触所致,初期症状隐匿,表现为持续乏力、记忆力减退,随后可能引发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免疫力下降,严重时损伤造血系统,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重要提醒
油漆作业、特别是有限空间作业
千万要提高警惕
一定牢记以下安全守则!
有限空间作业谨记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如果发生油漆急性中毒事件,应迅速将中毒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掉被污染衣物,清洗被污染皮肤黏膜,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拨打120。
(来源:新闻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