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见闻|两千块,买来社会的第一课

发布日期: 2025-11-06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波浪桥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后厨, 零工, 社会, 店长, 披萨, 同学, 炸鸡, 厨房
涉及行业:交通物流业, 邮政/快递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青年学生/职校/实习生
地点:

相关议题:工作时间, 工资报酬

  • 作者在麦当劳试工期间,连续工作5小时无人提醒下班,期间未饮水且未获得试工报酬,遇到同事态度不耐烦,最终因岗位迟迟未安排而未能正式入职。
  • 在萨莉亚工作时,作者经历了高强度的厨房劳动,包括长时间备菜、倒垃圾、清理厨房等,随着工时增加,工作要求也随之提高,期间手上出现水泡。
  • 作者在工作中感受到团队氛围对劳动体验的影响,初期有同事帮助和关心,但后期因管理人员更换,支持减少,工作压力和误解增多,导致心理压力加重。
  • 作者在兼职期间未能获得充分的休息和饮食保障,出现饥饿、体力不支等情况,部分同事给予临时帮助,但整体劳动条件较为艰苦。
  • 作者最终因心理和身体压力放弃工作,仅获得不到2000元报酬,反思兼职经历需要更强的内心和良好的同事交流,建议他人兼职时关注团队氛围和自我调适。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闷热的后厨,繁忙的快递站、电子厂的流水线、连锁餐饮店的餐桌边……职校同学往往会利用TA们的闲余时间穿梭于这些零工场景。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苦乐逻辑里,同学们或轻或重地触碰了校园与现实生活的区隔,积累了别样的经验与新鲜的自我感知。

栏目前言

两千块,买来的社会第一课

我年龄不大,但脑子里总想着钱不够花。

我有很多在这个年纪想买却因没钱而得不到的东西,比如我想要一台很高配置的电脑,打什么游戏都可以不卡,让我的好朋友羡慕我;看着周围人的好手机,我也想换一台;每天坐地铁很累,但每次坐在别人电动车时都觉得特别凉快,去哪都快,骑慢的时候还能感受微风,十分舒适。

没接触兼职之前,我总觉得很轻松,说出一些大话,比如“暑假每天都要上班赚钱”,“只要我想,岂不是随便就可以赚好几千”。

兼过职后我发现这些都是没接触过社会的小屁孩才会说的,甚至兼职也只是这个社会的冰山一角,而在经历这些前,我也是那些说大话的人的一员而已。

整个4月,我都在幻想周末两天去打工赚钱,这样就可以攒好多钱了。

4月初,我就和初中同学约好去找兼职。虽然不善交际,但为了兼职,我还是鼓起勇气把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家附近商场的一个麦当劳。

按下通话键,我很紧张,但电话中却传来了很和善的声音,这让我放下了些许的防备与紧张。

“你好,你们这里还招兼职吗?只周末来。”

我不知这是幸运还是什么,竟然第一次就同意了,他让我们现在就可以来店里聊聊。我很高兴,马不停蹄前往麦当劳。

透露一下,我最后并没有在麦当劳兼职,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

和店长见面详谈后得知要食品健康证,我和我同学又马上去搜这个证怎么办,但要周末午才能办,于是我们约好下周末一起去医院。有店里给的营业职照是可以免费办的。

一周后,我们拿着网上查出来的证明去试工。我和我同学不是在同一天试。他在后厨做汉堡,就是要记住各种汉堡的搭配,会有一个显示客人要的各种汉堡的东西。据我同学的描述,做错汉堡就会被教他的人压力,要一直提速。不过总体来说,不累。

但到我试工那天,我却十分不适应。因为当天有一个限免送辣翅的活动,我的试工时间与这个活动完全吻合。

作为一个完全没接触过制作的新手,我的工作内容是把辣翅(腌好的)从冰箱拿出来,纯用手把辣翅倒进面粉与小麦里,要让辣翅和粉充分贴合,不能有一个地方漏掉,然后过一遍水,用力抖干水,再捏一遍粉,就算一组。一组里大概有十对辣翅和翅根。给它们捏完粉后就送下锅炸。等待炸熟的过程中,我会去包装炸鸡的岗位上继续工作。大概有七八种炸鸡,要用不同的袋子装,还有那种全家桶要用隔板放著条、炸鸡等等。各种搭配对我来说特别难记,在努力记住的同时,每来一单我就要做一单。没单子补上来的时候,就去抖一抖炸鸡。做完按一个按钮,这单就结束了。

但话又说回来,送辣翅的活动开始时,我的噩梦也随之开始了。

我第一次干兼职,他们丝毫不管我,只顾着让我快点。于是我不断地捏辣翅、包装炸鸡,就这么连续干了5个小时,也没有人提醒我下班。同事对于我问他这个包装该怎么装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我一口水没喝,那天也没有试工钱,我有点不开心,但是想到可以上班了,又好了。

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店长一直以人事调走了为理由,让我从4月中旬等到了6月,依旧没班可上,于是麦当劳就再见了。

【图为牧阳人同学打工日记的第一版】

很快到了暑假,有了上次的经历,再对比网上的资料,我发现萨莉亚与麦当劳都很累,但萨莉亚的时薪24还能涨,而麦当劳只有19。显而易见,我最终选择了萨利亚。

面试我的是一个很年轻的男的,他是这家店的副店长,问我在哪上什么学校,问我抽烟吗,问我头发这么长不热吗,然后让我填了一些基本资料,感觉他凶凶的,但他说话又很温柔,只是在和我聊天。

“这里很累,你能坚持下来吗?”

“我可以的。”

这是我还没入职前的想法。我想,我肯定会坚持下来的。

负责带我的是主管,一开始我主要在后厨。

一进厨房,首先是出菜口,再往深处走右边是洗碗间,左手是做菜的地方,有做披萨台的台子、做前菜的台子,还有一个超大的烤箱冒着阵阵热气;再往左手深入,左边是色拉间,有各种食材在冰箱里。因为萨莉亚是意式餐厅,所以主要是一些香肠、鸡排、鱿鱼等各种速食食品。

大烤箱分两层,上层两分钟,下层四分钟。温度都一样,不过所有菜品都需要记住是放上层还是下层。

披萨是分薄脆和常规的,大概有十几种,但制作步骤都差不多,先放面饼再放披萨酱。还有几种是要先放食材的,比如金枪鱼玉米披萨、菌菇披萨;薄脆只要放一层芝土碎条,常规披萨放两层。

我主要学前菜,每种前菜搭配不同,但大多数要放薯块。一般用烤盘装三个薯块、一个其他食材。

搭配太多了,不太好一个个讲,就讲一个烤肠拼盘吧,它的具体做法是:三个薯块打底,一根原味香肠横着在上侧,三根辣味肠小,竖着放,这个菜品走下层。

对了,这里菠菜很好吃。

主管就像老师,我不会的都问他,比如有时候忘记这个菜怎么摆,这个菜走烤箱上层还是下层。我年龄是这里最小的,这里的阿姨都会一直帮助我照顾我,有两位叔叔总是会在我忙不过来时帮我,看我有什么错的,会教我,会让我改正。这是我刚来时。

工作了两三天,我从每天11点到4点的半天工作时间变成了从1点到9点的八个小时。中间有两个小时休息时间,还有40元员工餐吃,我经常吃,加5块钱能吃45一份的牛排,然后吃一点米饭。但我还是吃不饱。

随着工作时长的变化,对我的要求也变高了。好在我没偷懒,虽然付出了好几个水泡的代价。我进步很快——他们都这样夸我,目前我基本把需要会的菜都学会了。

副店长很年轻。他经常跟我聊天,还问我玩什么游戏,口头禅是“法”,遇到什么时都要“法”一下。有时我搞砸事情或者他搞砸事情,我们会对视一下,然后说一句“你笑啥”,就互相憋不住地笑起来了。他还会在监控死角和我偷吃东西。我和他虽然有年龄的差距,也没认识几天,却建立了宛如同学般的情谊。

我每天都要提前备好食材。把冰的菠菜过滤一遍,让它全都变软后,加入油和胡椒粉,搅拌均匀装到罐子里写好日期;加热好黄油蒜泥,用勺子均匀抹在每个蜗牛上;要装意面、土豆泥、D饭,意面200克一盘,D饭150克,土豆泥155克。

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一个人完成。一般得在中午高峰期后没客人时完成。

一个人干这些非常无聊。前几天有副店长陪我聊天,可这几天他一直没来上班。我还必须在休息前完成,太慢会被骂。10分钟就要装两大盆意面,这都是刚煮出来的,很烫。

等晚上高峰期一过,我得去倒垃圾。对我来说还是是有一点点重的。倒完垃圾回厨房接水洒地上,用洗洁精擦干净,然后洒水冲干净,接着再把下水道撬开,慢慢加水冲垃圾。

我不善于与人交流,所以除了副店长,我这两天没跟别人说话,埋头苦干。厨房很多人,我在就我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有时候大概他们去休息了吧,就剩我一个人在厨房忙到休息时间。不能做多、做少、做错;做得不好会被骂;做慢了会爆单,有些单子会超时,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有一天,因为新来兼职自作主张把员工餐端给了客人。但店长和主管第一时间来问我是不是做错菜了,给我说了一顿,后来才发现是端错的问题。

心情本身就越来越不好了,我备份时速度慢了一点,又被主管说了一顿,说我摸鱼。我虽然知道他是为我好,也给我道歉了,但我真的讨厌别人误会我,我更不开心了。

那天没有饭了我吃得很少,跟没吃一样。我清理厨房时,饿得都站不稳了。平日里嘴很碎的一个阿姨却给我亲手煮了一盘麻辣意面让我去偷偷吃掉,我两三口就吃完了,很感激她。

下班时我在微信上问副店长为啥好几天不来了,他发了一个表情包,说他被调走了。我顿时受不了了,很难受,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后两天,我每次都有点心不在焉。新来的副店长还是急性子,就和店长一起说我太慢了。以前那个副店长可是会帮我说话的。唉。

之后我在家休息了一天,就放弃继续上班了。我很没毅力,只赚了2000块不到,就干了10天左右。想起我当时说的大话,觉得很可笑。

心理压力将我的身心同时击垮了。也许这次放弃源于一个人干活的枯躁与压抑,也许来自上级的压力。我的内心还不够坚强,我还需要继续磨炼自己。

大家去兼职时一定要拥有强大的内心,多与同事交流。祝大家遇到好的团队,我自己也会努力变得更好的!

作者:牧阳人

编辑:十一

END

来信请至:[email protected]

来稿时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来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职校同学的校园故事、兼职/实习经历、生活感受及一切思考……欢迎你的吐槽!

2.职校老师的课堂观察、教学经验、工作感悟……

3.职业教育研究或教育学相关研究的推荐、阅读笔记。

4.读者来信:针对以上栏目的文章,有任何想聊的问题、或任何想对作者说的,欢迎后台留言或联系投稿邮箱。经编辑筛选,积累成文后将单独发布。

新号初创,期待来信,和您握手!

编辑 删除 返回